工作室保有既留的4.05米挑高,與客廳之間以開放式鐵件烤漆隔屏區隔,並與串聯樓上、樓下的鐵梯連結,創造獨一無二景的空間端景,同時兼具收納、展示機能。天花板沒有繁複的設計,僅設軌道燈照明,不到20坪的空間,卻運用了鐵件、玻璃、不鏽鋼、文化石等豐富素材,讓空間呈現Loft風特質 。
這間三代同堂的居所,是四年前合作過的老客戶所委託,在默契十足的前提下,不論選材、空間配置與動線安排,都不設限。設計師將原用於戶外建築的花崗岩、實木、鐵件、仿清水模板等素材放入室內,且以穿透感做為空間設計主軸,讓採光良好的房子,擁有自然的光影效果。除了滿足實用機能需求外,從小孩房蒙德里安式線性切割彩色玻璃門片設計及隱藏式衛浴門上的樹枝裝飾,彷彿窺見設計者的玩心與居住者的充分信任。
牆面設計是一個空間能否聚焦的重點,而在設計上所要考量的除了視覺效果之外,也有機能上如收納或展示的考量。自遊空間的劉國堯設計師擅長結合不同材質與不同機能創造視覺焦點,他以自身的設計經驗提供幾種不同的設計方案,與大家分享最好的牆設計。
不論是大豪宅或是小坪數,完美維持空間寬敞舒適的感受都是打造空間設計感的關鍵任務!可是空間就是那麼大,有什麼方法能夠放大空間感呢?今天小編邀請到馥宇空間設計的黃采珣設計師來為大家介紹幾種放大空間感的設計妙招啦!黃設計師認為,空間感可以透過整體造型的延伸連貫來拓展視野,除了要注意格局分配之外,適度運用具有穿透感或反射效果的建材也能夠完美延伸空間感唷~
充滿現代感的空間內,將公共空間極盡的開放,讓本來就不小的坪數,顯得更為寬廣、奔放,視覺中因多了穿透感而更有張力,也讓動線的使用更加自由。
雖本身為小坪數住宅,藉由設計師以強化玻璃鑲崁的手法,產生上下層間的穿透感,並運用設計方式,將空間中塑造出大量動感與空間感,讓空間被活用且不被壓迫。
不論是新成屋或中古屋,每個房子的條件各不相同,但室內設計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居住空間的舒適度,不僅透過縝密的設計規劃,讓室內光線通透、通風良好。滿足這些基本需求之外,還得考慮到不同居住者的特質,才能做出以「人」為本的好設計。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設計師,不僅得擁有設計專業,更要具備傾聽屋主心聲的同理心,這樣才能跳脫本位主義,替不同性格與需求的屋主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