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長型老街屋雖然是時代的見證,卻同時是一道設計難題。如何突破昏暗狹隘的空間限制,讓光線與空氣自由流動,同時兼顧現代人的居住需求,考驗著設計師的硬實力!本次精選三個經典案例,透過格局重塑、採光優化與巧思細節,不僅讓老屋煥然一新,更展現了不同手法對於街屋改造的無限可能!
一家四口的57坪中古屋,設計師摒棄浮華裝飾,以日式無印風為基調,透過留白與樸實建材的運用,打造心靈得以沉靜舒展的空間,並在動線規劃上以桃花源為靈感,營造穿越狹小入口後迎來寬敞視野的轉折效果,讓歸家成為一場身心沉澱的儀式。
不論是老屋還是預售屋,當面對格局變更與客變時,常會遇到圖面設計上以及裝修許可申請的困境。老屋和中古屋由於歷經過前屋主的改造,再次變更格局時的限制,以及預售屋客變時產生的想法轉變,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總監都能透過豐富的裝修經驗,落實設計上與工程上的改造!
位於新竹市竹北區的中古屋,承載了一家四口的新居夢想,與設計師溝通需求後,中古屋翻新成為氣質優雅的生活場域。整體空間以法式風為主軸,明亮的空間充滿細膩的質感細節,空間佈局錯落有致,多元異材質拼接,宛若第一號協奏曲,以美麗的旋律與結構,建構動人心弦的樂音,父母彷彿線譜般細心呵護,期望能用雙手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孩子則像是音符般,在樂譜上活潑律動,時而柔美、時而激昂,溫暖醇厚多層次,回家第一刻就療癒,共譜愉悅的樂章。
湯鎮安設計師在此次景觀宅的設計中,將無敵的淡水河景作為空間規劃的核心。他透過空間調整與細緻的立面設計,使屋主無論身處何處,都能最大程度地享受自然景觀的延伸感,以開放式的公領域為基礎,確保視線與景色能夠流暢融合。
高雄 三民區的35坪中古屋,是女屋主與家中長輩即將入住的新家。原屋內雖有裝潢,但整體設計與需求不符,因此決定請FUNZ房飾-空間裝修事務所協助重整,並藉此機會解決收納不足、天花低矮有壓迫感的疑慮。
不論是老屋、中古屋、新成屋還是預售屋,當屋主購入新居時,要如何讓這個陌生的空間,成為和居住者有關聯的「家」?行濶室內裝修設計—鄭大年總監認真傾聽屋主需求,從家庭成員、日常生活習慣、出入場合、興趣嗜好等等著手,作為裝修設計的靈感主要來源。以下介紹由設計師親自操刀的三個住宅案,有著不同的屋況、家庭成員與年齡,更有著不一樣的偏好與對空間想像,將這些過往的習慣與抽象的願景化為具體設計,打造出具備個人識別、符合預算與風格需求的住宅,讓空間成為家!
宛如來到一處現代藝廊,位於城市街邊的「Ka Duo」咖啡館,設計師在極簡風格的空間留白中,加入炫彩玻璃所建構的方塊裝置藝術,並兼具實用機能,讓來往的顧客或坐或站,亦可成為擺放飲料的平台,悠閒地享受咖啡時光。此外,設計師更結合新潮的 AI 科技,實現品牌未來的展店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