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 94 坪住宅,是夫妻在退休後安居的理想之家。黃重蔚設計師透過簡約且自然的美學語彙,營造出一處讓人回歸內心寧靜的空間,將自然的優雅融入日常生活。
30坪的新成屋,設計師以現代風格為基底,透過材質的細膩搭配與光影的巧妙運用,打造出一個兼具美感與機能的溫潤空間。甫踏入玄關,便被木作L型裱框所吸引。設計師巧妙地將間接光源融入其中,讓這個看似簡單的造型,散發出溫暖柔和的光芒,成為玄關的視覺焦點。進入客廳,開放式的格局讓空間顯得更加寬敞明亮。電視牆以木質隔柵與仿石材磚等異材質結合,搭配下方懸空的設計,不僅減輕了視覺上的壓迫感,更增添了空間的層次感。弧形造型的立體機電櫃與嵌入式間接光源,讓電視牆成為客廳的視覺焦點。沙發背牆則採用特殊漆面,結合展示與收納功能,滿足屋主對美學與實用性的雙重需求。
以流動性的思維,將190坪的複層空間,雕琢成一座靜謐的現代禪意居所。空間不再是僵化的方盒,而是隨著居住者的需求,自由伸展、轉折的處所。全室以微水泥作為主要材質,帶有溫潤質感的材料,不僅能讓空間充滿現代感,更能營造出細膩而溫柔的觸感。正如莊子所言:「虛室生白」,唯有去除繁複的裝飾,才能讓空間煥發出純淨的光芒。設計師巧妙運用微水泥的特性,將牆面、天花板、家具,綻放出簡約卻不簡單的空間氛圍。
28坪的新成屋,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屋主的品味與對生活的熱愛。設計師更發揮創意,讓這個家不僅是居住的空間,更是承載著夢想和生活的故事的處所。玄關處,安排穿衣鏡,讓人在進出時都能整理服裝儀容,洞洞板上則掛著各式各樣的物件,一旁則設有置物平台,及便利的穿鞋椅,完善玄關機能。客廳電視牆以奶茶色特殊漆,創作出溫潤的手感,下方平台與臥榻的弧形設計相接,與天花板的弧線相呼應,形成了一個流暢的視覺空間,坐在弧形的臥榻上,看著窗外,彷彿置身於一片綠意盎然的森林中
年輕族群中掀起一波復古熱潮,從穿搭風格到喜歡的咖啡廳裝潢,將現代設計混入復古元素的潮流持續延燒。年輕夫妻購入位於淡水的 20 坪新成屋,拆除了大部分公領域的隔間,打造像歐美住宅一樣開闊的無動線設計;空間內以時髦的復古設計作為主調,利用鐵道磚、特殊漆營造帶有侘寂感的空間,並混搭大理石、鐵件和木作貼皮等現代元素,完美形塑出專屬夫妻檔的個性風格。
54坪中古屋乘載的是設計師與屋主對「家」的重新定義,設計師將「留白」與「剛好」的概念融入空間設計中,打造出一個寧靜、舒適且充滿個人風格的居家環境。在格局上巧妙運用空間的原始優勢,將自然光引入室內,營造出通透、明亮的空間氛圍,加上開放式的格局設計,讓視覺得以延伸,同時也創造了更流暢的動線,並遵循屋主的居住習慣,將「剛好」作為設計的宗旨,從家具的選擇、收納的規劃,都以實用為主,不追求過多的裝飾,而是注重機能性與美觀性的平衡。
218坪奢華風的豪宅,原為毛胚屋,設計師依據屋主一家的需求,量身訂製成具有個人風格的優雅豪居,玄關入門處保有敞朗的空間,顯示居住場域的大器尺度,地坪採大理石拼花,創造獨特的時髦效果,並運用噴砂玻璃創造若隱若現的竹葉倒影,結合大理石及鍍鈦邊條,天花板則以層層疊疊的造型刷上特殊漆,賦予洞燭幽微感,層層遞進、導引著進入私領域的動線,同時具有層次感。進入公領域,為維持最良好的採光和開闊性,客廳與餐廳開放相鄰,地坪以大片大理石鋪敘,讓空間顯得更為開闊壯麗,電視牆則以白色收納櫃體的線性分割與大地色系結合,其中更規劃了隱藏門,富有豐富的機能性。
座落於台北萬華區的20坪新成屋,因居住成員單純,原先的三房格局並不符合屋主的需求,設計師在考量屋主得需求後將格局重新規劃,將主臥放大、縮小次臥室,規劃出更符合屋主期待的舒適空間。同時整合屋主喜愛的風格和需求,讓空間幻化為現代時尚的日式侘寂風,讓家成為賦予靈魂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