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風霜的大齡老屋早已與需求不符,設計師將原破碎格局重塑,將不必要的隔間拆除,擴大空間感,並於公領域融入十字架等元素,讓信仰常伴屋主二人,家不只是遮風避雨的場所,還是安放心靈的所在。
位於新竹的 28 坪中古屋,將老舊管線翻新、拆除不必要的隔間後創造出開闊地公共區域,用溫潤的木質新居迎接喜獲新生兒的夫妻。進門後是開放式餐廚空間,無玄關設計讓空間感大增;特別在餐廳規劃備餐台、增設頂天電器櫃擴充收納,解決了儲物空間不足的問題外,一併優化廚房與餐廳動線。
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室內11坪夾層新房,設計師發揮擅長的複合式夾層挑高設計放大小坪數的空間感,拆除原本實牆,讓明亮光線可穿透至每個空間,並規劃旋轉電視牆及完善收納,滿足2大2小1貓的所有需求,實現一家四口與愛貓的理想生活場景。
疫情期間,由於屋主須居家辦公,考量在家時間變長,可做簡單料理、瑜珈等舒適的生活模式,加上此22坪老屋周圍的環境清幽,因此購入老宅並進行翻修。將各項基礎工程翻新、替換,從根本的體質著手,並拆除隔間牆、解放格局,融合客、餐廳與廚房空間,搭配整排窗戶,讓公領域顯寬敞、開闊。
中古屋原始屋況算滿新,只是 24 坪空間隔成三房後公共區域稍嫌擁擠,因此年輕夫妻委託湘禾國際設計重塑中古屋格局,將原本的主臥縮小改為客房,拆除一房擴大公領域,讓客廳、餐廳與玄關相互串聯,亦植入豐富的收納機能滿足屋主需求,輕柔的燕麥色包覆全室,透過材質展現大地色的層次性,打造與網紅逸歡形相相符的療癒系混搭宅。
此案為17.7坪三房新成屋,透過日式無印風的風格設定,揉合大量白色與大地色調,滿足屋主喜愛簡約、舒適的居家質感。微調原有格局,拆除一道牆面,廚房擴充空間後,可收納屋主添購的洗碗機與電器設備,同時也創造書牆與衣櫃機能,體現內外兼修的日系無印宅。
到底是價格親切的老屋吸引人,還是費用昂貴的新成屋令人嚮往呢?在室內設計的角度來看,新成屋的基礎工程花費較少,通常以原始條件變化,可透過預售屋客變,打造最適合的格局動線,省下拆除隔間的費用產生;而老屋考量使用年限,則會衍生水電管路、外牆防水與泥作等基礎工程費用,但相對來說,從零改造的老屋也帶來極高的可塑性。
「人是動的、生活也是動的,承裝生活的場域,也應該富有十足變化性。」在 30 坪的新成屋裡,YHS DESIGN 設計事業拆除原始配置的所有隔間,以四扇活動拉門創造廳與房的彈性,移植雕塑概念呈現大理石、壁紙、裱布的另一種樣貌,並透過線段與弧形語彙串聯動線,讓年輕夫妻在十年後的未來,依然被這間住宅照顧、滿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