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在台北市寧靜巷道的20多年老屋,樓層高度是從窗外看出恰位於樹梢的高度,雖位於台北的核心市區,卻有讓人猶如置身郊區外獨棟別墅的感受。
長期居住於美國的一家四口決定回到台灣定居,因此委託設計師重新改造獨棟別墅的頂樓,將 63 坪的室內空間以三等份來劃分機能格局,規劃出中間的公共空間,以及兩側的主臥與孝親房區域,使每個家庭成員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沉浸於周遭的自然綠意與美好日光。
在規劃獨棟別墅時,比沙列設計團隊不僅在垂直樓層規劃上下功夫,面對水平機能分配時在開放式空間中利用屏風替場域間做了曖昧的界定。利用玻璃、鐵件與石材混搭打造出的屏風能保持視線與光線的穿透性,優化玄關與餐廳、餐廳與廚房個場域的關聯性,而隔屏結合多元材質的設計亦豐富了空間端景。
三代同堂是現代不可多得的家庭生活,面對有著祖父母、父母以及孩子的混齡空間,設計團隊重新梳理 132 坪透天別墅的格局與動線,在水平面以開放式設計打造家人間能自然互動的公共區域;垂直分層則規劃出專屬每位家庭成員的獨立空間,創造最適合三代同堂生活的「聚」與「離」。
透天厝既有全家族居住在一起的團圓氛圍、又擁有專屬於自己的私領域空間;家人生活場域彼此連結、卻又各自獨立,這是現代許多大家庭夢寐以前的居住型態,能就近照顧家中銀髮族老長輩,同時每一位家庭成員也能享受自己鍾愛的生活方式。不論是一層樓一房、綠意庭院與寬廣停車場,還是做為季節性的景觀別墅使用,獨棟透天宅的吸引力在於多樓層的規劃與終極客製化,讓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貼合家族成員的生活步調與習性。
一片孝心,一種回家的歸屬感,讓屋主決定在家鄉蓋一棟度假大宅,為了使父母、孩子享受得天獨厚的山林美景與暖心美人湯,他找上善於剖析建築特色並深入了解居者習慣的林永森設計師。設計師將 120 坪獨棟大宅,劃分 7 房 2 廳的溫泉飯店級規格,並運用鋼刷木皮、水泥粉光、石材、鐵件、刮刀批土,詮釋屋主內心盼望的現代度假豪宅。
走進獨棟別墅裡,挑高的室內空間、氣派客廳面對整片的落地窗,寬敞遼闊的空間感總是能跨越風格,統一散發出氣派的氛圍。對於居住者來說,感受到空間帶來的氣息往往是室內設計師或建築師費心設計的專業詮釋,透過空間佈局、軟件挑選與材質搭配等等,由細節堆疊出豪宅與獨棟別墅之美。而對於建築師李嵩興來說,奠定豪宅與獨棟別墅的關鍵就在於基礎建材!
「好設計的價值,不只存在於空間與品味,而是在現實的預算、屋主的理想以及設計師的堅持下,達到三者平衡的完美。」設計師跨越文化的差異,致力於將住宅的藝術性提升到與機能對等。在超過百坪的獨棟別墅裡,鑲嵌於玄關牆面的線段燈條以不規則的方式排列,透過強烈的視覺詮釋獨棟別墅的北歐設計思維。二樓公領域客廳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