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於連排房屋正中央的 20 坪樓中樓老屋,光線不易透入屋內,因此設計師巧將原屋保留的天窗擴大,讓日光從頂部灑落,穿過層層網格、延伸至各角落照亮全室,並隨著光影流動變化,替家打造出溫暖、豐富趣味的北歐風生活情景。全室以白色為主,薄荷綠為輔,將牆面山丘造型、鋪排各角落的綠植栽、立面視覺向上延伸至屋頂等
超過 20 年的老屋被四處林立的大樓緊緊包圍,原本光線不足的空間因為不當的裝潢,顯得更陰暗。接手房屋的年輕夫妻找上晟角制作主持設計師林昌毅幫忙,日漸凋零的老屋因此翻轉命運,變身藍色音樂海,天天向陽光說早安。
因為過去時代背景的關係,許多長型屋應運而生,這類型的狹長空間容易有採光不足、動線不佳的問題,再加上常常是坪數較小的格局,因此更容易顯得狹窄雜亂。其實,可以利用改變隔間、調整配色、採購適當家具等方式,解放陰暗的廊道,重新找回日光與寬敞感,迎接充沛的室內活力。
長型屋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容易有陰暗問題,因此採光是讓整體空間能不能有舒適感的關鍵;設計師將位於台中市區 50 坪的老屋,翻新成夫妻共有的藍白天空,同時自然光使得室內在視覺上更為遼闊。這間屋齡近三十年的老屋,屋主是音樂老師,為了教學方便,所以整體空間依照需求區分為樓上的公領域和樓下的私領域。
有伯樂,才會有千里馬;而唯有夠敏銳的空間設計師,才能找出房子的優點,為居住者規畫出良善的生活空間。隨著生活越來越忙碌,現代人渴望陽光與綠意的呵護,越來越多人在空間規畫上要求引進自然元素,營造療癒氛圍。別以為只有郊區房子才能享受陽光,在大樓林立的都會市區,也能利用穿透設計將陽光請進室內;而郊區住宅儘管擁有綠意,但如果設計不良也是枉然。
位於山區的老屋因為濕氣有著嚴重壁癌與漏水問題,晟角設計重整格局、更新管線,讓屋主一家 4 口獲得動線開闊又與自然產生巨大連結的優質好家!由於屋齡已近 30 年,因此除了壁癌漏水與管線老舊之外,更有收納不足、動線不佳的問題亟待解決。因此設計師在基礎工程後,以「引景入室」為主題,調整了格局軸線,採用開放
一絲不苟的業主卻偏愛粗獷的工業風,這2種看似相反的極端,在晟角制作設計團隊的精心打造下,終於合而為一,四方屋變成獨樹一格的爵士好宅,而愛玩音樂的業主也有了自己夢想中的窩。
設計家小編們最近也迷上《旅行青蛙》(日文:旅かえる)的手機遊戲,但是蛙蛙一出門就像失蹤,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牠回家,職業病發作的設計家小編們,深深覺得一定是家不夠漂亮、舒服,所以蛙蛙才遲遲在外面不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