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三貓能的 20 坪居家,設計師在場域有限的條件下,運用系統家具、系統櫃達成美形收納機能,滿足屋主的儲物需求,並加入貓咪的生活機能,創造人寵均舒適的實用場景,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間189坪的複層住宅有著同型住宅地下暗淡無光的問題,近境制作透過建築的挑高層分塊,增設夾層空間並向外向上發展,接受自然天光引入室內,並利用夾層作為轉換空間,帶入綠意。自然光讓居住者對空間能有舒適感受,因此建築中利用兩處大面天井開窗,使陽光不經意的滲透屋內的各個角落,提供居住者豐盈的光線。而挑高的天
從事科技業的女屋主,嚮往溫柔療癒的鄉村風,買下屋齡10年的12坪中古屋,期待改造為專屬個人的放鬆天地。設計師透過格局重整,改善原有的夾層尺度,去除阻礙光線的配置,讓昏暗老宅化身為輕盈透亮的陽光小屋。玄關區域,藉由經典百葉窗門片,增添充裕的收納空間,並以假牆化解開門見窗的風水疑慮。步入客廳,粗獷又富含
一棟山上二十多年的老屋,住著奶奶、父母和孩子。單純的日子其實不需太多的修飾,但畢竟老舊的裝潢過於暗沉,從庭園到建築外觀和室內都徹底整修了一番;儘管複層的格局變動不大,但大面的採光可以藉著大量的留白,洋溢出純淨清爽的氣息,一如山居歲月的幽靜,迎上滿滿的光影舞動,融於自然就是最大的奢侈。
21 坪美式複層空間目前為爸媽的退休宅,原格局為兩戶對襯式挑高複合式套房,考量到單純的住宅人數、屋主的生活習慣及窗外環山視野優勢,綺寓設計便將兩戶合併、重整格局並予以彈性化機能,完美發揮屋況優勢。屋外大片綠意如何融入室內,為此住宅設計重點之一,視覺設計上運用純白耐看的美式風創造自然清新的生活感,簡約
陪伴家人走過 30 年的 25 坪老屋,傳承著世代間對於家的濃厚情感,以鄉村雜貨風的面貌繼續為浪漫的女主人,裝載生活堆疊起的豐富回憶,期盼開啟下一個美好的 30 年。
擁有了人生第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雖然坪數不大,但更應該在這樣有限的條件下,和心愛的家人按照自己的喜好,規劃一個符合心目中期待的夢想之家,絕不將就!14坪的小家,經由設計師的規劃後,榨乾每分每寸、發揮最大坪效,善用夾層空間讓夫妻二人擁有2房2廳1衛的寬裕生活空間。屋主夫妻希望能擁有充足的收納空間、看來
為了迎接家中即將到來的第二個新生命,11坪大的挑高空間裡背負著多重任務。在套房型的基地裡,必須滿足照顧幼兒的便利性,還要顧及夫妻居家生活該享有的隱私性。依照台灣習慣將嬰兒床安置於主臥就近照顧的習慣,場域規劃上以孩子的生活空間為核心,狹長的屋型藉由環繞設計創造無拘束的自由動線,並藉由不同空間的交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