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總是需要聲光色影才能感到充實,有時,簡單的線條與溫潤的材質,正是內心安定的來源。侘寂風所提倡的,是居家空間內的純粹與寧靜,就如由品禾設計操刀的38坪單身宅,打造單身屋主與愛貓量身打造的舒適居所。沒有過多裝飾,卻處處有溫度,木質、藝術塗料與充沛日光共同構築出一種緩慢生活的節奏,讓人卸下日常的繁雜,在家中找到最舒服的休憩角落。
在台北市內湖區這片繁華與靜謐交織的城市角落,一對新婚夫妻以嶄新的起點,接手一間老屋進行翻新,訴說著屬於他們的第一個家。他們的需求不繁複,只求簡約、溫暖、舒適,設計師也精準回應了這樣的期待,於24坪空間中演繹出「奶油北歐」風格的生活美學。
步入 35 坪的混搭風居家,望眼即是柔和玄關燈光和寧靜灰調,搭佐著廚房處溫潤而時髦的木紋肌理,卸除了外出的疲憊感受。行走在開放式的空間中,隨時皆可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角落,與家人一起享受靜謐時光的緩慢流轉,細細品味異材質之美。
33坪住宅以現代語彙為基底,透過奶茶色系搭配溫潤木質,打造出舒心雅緻的居家氛圍。三房兩廳的配置,讓空間運用更加彈性,設計師選擇以乾淨俐落的線條、低彩度材質鋪陳整體視覺,讓每個角落皆保有寧靜平衡的節奏感。
無主之作空間設計的蘇薇晨設計師,在規劃一個家時,始終以「自然舒適」為首要條件。她認為,真正的設計不在於填滿每一個角落,而是透過「留白」,讓生活的痕跡自然融入其中,形塑出真正屬於居住者的空間。
在忙碌日常之後,回到家中那個專屬的角落,是給自己最溫柔的慰藉。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兩個精心打造的舒適居宅,看看如何透過空間的佈局、色彩的選擇與材質的堆疊,為生活注入一份靜謐而深刻的舒適感。
從事金融業的屋主對藝術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對家的期待,超越了單純的溫馨,更渴望將藝術、音樂與書籍的人文氣息,化為一段輕柔而雋永的旋律,悄然縈繞於每個角落。歐德設計師潘春吟深刻思索空間與美學的價值,順應四米挑高的優勢,以「策展」的思路進行佈局,運用建築式語法,透過材質、結構與光影之間的張力,展現剛與柔並存的美學角力,形塑出多層次感知。
在台北市信義區這座熱鬧繁忙的城市中,44坪的美式風宅邸宛如一處靜謐角落,為兩位屋主提供了既溫馨又從容的日常居所。設計團隊秉持不大幅更動格局的原則,將三房兩廳兩衛的空間配置做出最貼合生活節奏的調整,成功打造出一座視覺與機能並重的理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