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坪混搭風屋主,喜愛自然休閒氛圍,但從獨棟透天搬到電梯大樓,除了需要足夠的收納滿足大容量物品外,如何將坪效發揮最大也不顯壅塞、解決具有壓迫感的大樑缺陷外,營造屋主嚮往的生活感受,為此案設計重點。玄關處透過量體輕盈的鐵件屏風,搭佐帶有透光效果的玻璃,化解風水疑慮;為滿足大容量收納需求,鞋櫃及公
一間隱身 10 年電梯大樓下的店面,一個在兩位主廚心中醞釀多年的餐廳夢;透過林旻漢設計師的巧思規劃,不僅以大理石、不鏽鋼、磁磚、文化石、木皮、玻璃、鐵件,為35坪商業空間調配空前絕後的精緻質感,更透過空間設計為主廚道盡長久以來的築夢故事。
隱藏在 40 年電梯大樓中的 31 坪中古屋,是一間手作甜點商空。為了一圓心中的甜點夢,主廚找上了吳銘峻設計師擔此重任。設計師透過油漆、玻璃、軌道燈、磁磚、鐵件、板材的靈活運用,為主廚逐漸描繪理想中的店面樣貌。
屋齡 30 年的電梯大樓住宅,在明代設計的改造後,變得更寬敞明亮,也為空間納入了更多的採光,並改善了原有的漏水問題,讓居住者住的更安心和舒適!因原有的屋況老舊,屋高也偏低,感覺相當的壓迫,另外也有漏水問題,設計師先由整治屋況體質著手,並打開格局的侷限感,利用垂直的電視牆線條延伸屋高的視覺效果,讓空間
什麼產品最受買方歡迎呢?統計104年六都住宅交易類型,桃園市以南的買方,最愛電梯大樓及有天有地的透天厝,雙北市買方則是偏愛電梯大樓與CP值較高的公寓,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房價便宜是公寓脫穎而出的主因,尤其在台北市,公寓與電梯大樓的價差高達17.5%。
我們今天來到台北市這間僅有 10 坪大的電梯大樓住宅,在沒有挑高夾層優勢輔助的情況下,竟能完整擁有 1 廳 1 房 1 廚 1 衛的生活機能,而且空間感十分寬敞,形成流暢自在的生活動線,毫無小坪數常見的侷促壓迫與狹隘感受。究竟設計者是如何辦到的呢?秘密就是空間中唯一的立面牆體!以基地本身方正的格局型
從事補教業的屋主夫妻,穩定的工作下卻有著背包客的熱血因子。刻意不找市區的房子,選擇位於八里河岸景色優美的電梯大樓,希望在沒有旅行時,待在家中能有放鬆居家氛圍,讓家的每個角落,放置旅程中帶回來的紀念品。
三房兩廳格局是最常見的居家案例,無論新成屋、中古舊屋,單層公寓、電梯大樓、透天、夾層,如何從不同居住成員的需求,將原本不合需求的三房兩廳格局,小房變大,少房變多,讓生活更舒適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