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屋客廳進門處有大柱,格局受限,右側為前後陽台打通,空間雖大卻未能利用,淪為一條戶外無用的走道。設計師將陽台重新分為三塊,一塊納入客廳用地,擴大使用面積,隔局更方正,樑柱旁多出的空間則安置電視牆。
只有13坪的房子,卻隔成2房1廳,讓小坪數顯得更小。考量到居住者只有兩人,設計師決定拆除所有隔間,開放式設計讓動線順暢,空間更開闊,生活機能與隱私也不受影響。
這間房子與鄰居棟距相鄰較近,閒置的車庫又佔據極大面積,缺乏休憩區。屋內格局雖然方正,但原有隔間過多,每個空間反而顯得狹小,使用不便。設計師以讓屋子也能呼吸的概念,重新規畫,讓一家四口有更寬敞的生活空間。
這是個被原屋主幾乎要遺忘的空間,Leah Moss和先生Rich,買下後並決定親手改造它,從無到有,就這樣花了3年時間,一點一滴累積出屬於他們的「家」。
30多年的老屋有著種種問題,不但採光不良、空間擁塞狹隘,要怎麼樣在有限預算下,讓它改頭換面呢?設計師在適當位置增設窗戶,以較粗曠的紐約loft風格著手,打造率性的美式公寓。
荒廢數十年的鐵皮屋頂加,18坪卻隔出三個狹窄房間,雖擁有極佳的頂樓視野,但因內部隔間太多,空間擁塞,阻擋陽光,空氣無法流通,裝潢也十分老氣。
從小到大都住在這間老屋的屋主,不像其他要結婚的小夫妻,拼命尋覓婚後要住的新房,而是決定繼續留在這裡,把舊家重整改造成新婚小窩,和一間舒適的文藝咖啡店!
25年的狹長老屋,擁有地下室及1樓空間,卻因為前屋主不會利用,使得佔地有40坪基地的空間,長久處在密閉不通風、昏暗又潮溼的環境裡,直到大湖森林的設計總監柯竹書、楊愛蓮,透過開啟、退縮、借景及幾合切割,計算對流的方式,將空間大大地改造,再將綠意添入,成為明亮休閒的綠意生機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