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和風格美感的取捨,向來是設計上的一大挑戰。37 坪的住宅以現代風為基調,然而屋主有著相當多的收納需求,希望在家中的每個空間,皆能擁有便利的收納機能。設計師結合美型展示和隱藏式收納規劃,將收納量體隱形和輕量化,透過光帶的延伸串連,形塑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趣味連結,即便有著相當大量的儲物機能比例,也不失時尚現代的風格美感。
位於新竹的 28 坪中古屋,將老舊管線翻新、拆除不必要的隔間後創造出開闊地公共區域,用溫潤的木質新居迎接喜獲新生兒的夫妻。進門後是開放式餐廚空間,無玄關設計讓空間感大增;特別在餐廳規劃備餐台、增設頂天電器櫃擴充收納,解決了儲物空間不足的問題外,一併優化廚房與餐廳動線。
「生活是現在進行式,好的住宅必須能隨居住者變化。」屋主身為知名旅遊部落客,需要有妥善收納行李箱的儲物空間外,更需要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樂創空間設計團隊以清新的北歐風為基底,透過客變調整格局,有海量收納空間與靈活彈性的電視牆與餐廚設計,不僅能因應隨時準備來場說走就走的日本旅行,旅程結束後家裡就是最好的充電站。
鍾愛新古典風格的屋主,希望中古屋在重整裝潢後,不僅有著細緻優雅的質感,也期待能增加收納空間,滿足家中大量的儲物需求。設計師結合隱藏式設計,為屋主安排了充裕的櫃體規劃,同時依照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量身訂製適合的機能高度,搭配細膩的工藝細節,渲染迷人舒適的新古典居家氣質。
徜徉溫柔唯美的色調、細緻的線條,遊走於 37 坪的美式風住宅,彷彿卸下生活中的所有防備,回到家就能自在地好好放鬆。為了達成舒適的生活機能,設計師融入了許多設計巧思,也進一步將畸零空間轉化為實用收納,並優化空間動線,在風格美學和居住機能之間,達成最佳的生活甜蜜點。
待在自己的家,除了休息、料理、用餐等生活日常,還有甚麼情境是可以被實現的?20坪北歐風的空間裡,透過大量的白色為基底,伴隨日光映照下,詮釋出北歐風的純粹、乾淨;莫蘭迪背牆延伸室內景深,賦予美學層次與溫潤質感。靠窗立面打造雜誌閱讀立櫃,門片也轉化為書籍、物件的收藏,且將儲物機能融入弧形曲面的天花透明櫃裡,彷彿置身在藝廊或咖啡廳般享受優雅、療癒氣息。
這間30坪新居,在乾淨清爽的純白基底裡,細細鋪排不同色調的溫潤木質材,在深淺之間,佈劃豐富的層次景深,建立北歐風的迷人與舒適感。同時,利用流暢的隱藏式收納,賦予偌大的儲物空間,更納入洞洞板、鏡面材質,描繪變化性十足的端景設計。
許多人進行居家規劃時,由於對生活習慣、日常備品缺乏全面的理解,會毫不猶豫希望收納最大化,強調做好做滿的儲物空間。但日宅設計的吳宇喆設計師認為,在資訊量倍增、局勢變化快速的現下,我們更應該將重心擺在自身,重新檢視事物的先後順序。在這間 37 坪的混搭風居家,他應用少即是多的「減法哲學」,在反覆與業主討論之下,找出最核心的需求,減少不必要的設計,為2大2小的甜蜜小家庭,揭開嶄新卻符合需求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