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棟位於台中南屯的250坪現代風格透天別墅,屋齡已有些時間,但經由全面翻新,重新注入舒適與質感。屋主夫妻育有兩名子女,希望一家四口在這棟五房三廳五衛的大宅中,能自在生活、共享時光。因此他們邀請專業設計團隊重新規劃,從空間分配、材質選用到光線導入,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縝密考量。
自然不只是風景,也可以成為家的節奏與溫度。在兩件位於台東的自地自建透天宅中,日作設計以基地環境為出發,融合空間動線、光影風流與感官體驗,打造出與自然共處的住宅樣貌,本文歸納五個關鍵策略,帶你一窺「自然舒適的透天宅」該如何實現?
在台灣,如何真正實現日式生活?面對文化與環境的差異,文儀設計總監李紹瑄,以以實用機能、自然共生、簡約線條與光的侘寂哲學,構築隱而有感的美學,讓日式精神落地成為生活日常。
踏入這間50坪的新婚宅,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呼吸感的空間。整體設計以白色與淺木為主軸,搭配穿透感強烈的格局配置,讓光線得以自由流動。客廳、餐廳與書房三區沒有明顯隔牆界定,而是透過高度、材質與家具線條形成自然區劃,讓公共空間充滿層次,卻又保有視覺上的開闊。
坐落於巴黎 20 區一棟 1930 年代建築的 6 樓,Heros Architecture 改造的 Apartment S 以大膽的建築語彙重新定義了「極簡主義」。93㎡ 的通透空間,藉由光線、結構與材質,打造一個遠離繁雜的都市避風港,證明了克制也能帶來豐富的空間體驗。
23坪三房兩廳的新成屋,是一對夫妻、女兒與同住長輩的未來新居。屋主自客變階段即攜手設計團隊,重新思考原始四房格局的必要性,選擇將空間重心還給生活本身——讓公共場域成為家的靈魂,而房間僅保留休息之所。設計以溫潤的奶油風為底,從一張預先選定的電動沙發出發,串聯起整體的色彩、材質與光線節奏,並透過軟裝細節鋪陳,讓日常中那些「理所當然」的角落,擁有儀式感與溫度。
現代人喜愛的開放式廚房,究竟怎麼做才算是好的廚房規劃呢?雅登廚飾天母店長Alex表示,在設計廚房時,「會下廚」這件事會讓整體設計變得更細膩!整體廚房規劃第一步絕對是依照空間與使用需求挑選適合的廚具款式,同時要考量到廚房使用順序編排廚房動線。廚房作為工作場域,在收納與機能配置上絕對要具備實用性;收納規劃上要做到絕對客製化,才能讓屋主使用起來輕鬆又順手。而開放式廚房的美感創造,從材質、配色、五金到光線佈局每個關鍵都不能馬乎。本篇就一起來看看雅登廚飾天母店長Alex設計的四間開放式廚房的設計秘訣!
以北歐風格為主軸的 23 坪居家,透過大量的留白、光線引注,使公領域乘載了最大化的彈性可能,並輕盈地包容了一家四口所需的收納儲藏需求。此外,設計師亦將色彩和素材簡化,搭配無縫地板設計和弧形的溫柔引導,描摹出寧靜而雋永的生活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