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訊息傳遞幾乎實現了零時差,但快節奏的生活同時也讓人們的身心倍感壓力。居家空間,如同一處專屬於居者的隱世桃花源,若是能融入強調生活回歸本質的「自然宅」理念,更能為生活帶來一種全新的平衡與安逸,不僅能讓家人間情感更緊密,還能達到療癒身心的效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自然宅是什麼吧!
屋主憧憬 1980 年代由紐約藝術家改造住所與工作室發展而來的 LOFT 風格,以及其背後的隨興不羈精神。室內透過工業風格的設計細節、材質選擇來打造,並運用居住者自身的生活痕跡和收藏物件,形成自然率性的高機能住所。公私領域運用裸露的天花板設計,不刻意隱藏消防、燈具等管線,盡情發揮原始屋高的優勢,完全沒有壓迫感,人、貓都能夠快樂舒適地生活。
坐落於台中的28坪預售屋,為打造專屬的生活儀式感,選擇由根本著手,從預售屋客變時期,根據需求開始重新定義格局。先以簡約的無彩色鋪陳,再利用坐擁挑高3米6屋高的優勢,顯化星空頂天花、獨立客房與更衣間,既寫下浪漫的生活詩篇,也讓實用機能更有儀式感。
即便客廳依然是每個屋主在新家裝潢時最在意的地區,但客廳的型態漸漸不再以電視為主,而是擁抱彈性多元機能的「去客廳化設計」。究竟何謂「去客廳化」呢?難道客廳不放電視就算去客廳化設計了嗎?以下彙整 3 大去客廳化重點,依照不同空間、不同需求打造屬於這個家專屬的公領域格局!
綜觀建案本體的設計特色與色彩,希望建構出一個由淺色梯廳進入專屬休憩空間能自然感受到心情的沈澱,因此全室裝潢以沈穩的深色調為主,落塵區預留特別寬敞的玄關空間,以橘色皮革建構出大尺度弧形長凳,搭配沖孔板裝飾與電視牆背面的毛絲不鏽鋼板材裝飾;地板仿銹漆與天花的金屬燈飾。有別於一般住宅的玄關只是快速過場,特別加入窗景規劃,建構出一個舒適大器能沈澱心靈的休憩空間。
熱情好客的屋主夫妻,帶著三個孩子們一同入住24坪北歐宅!為了打造親友歡聚、孩子放電的親子宅,好和設計 何佳翰總監 以時下流行的「去客廳化」設計為發想,適度弱化影視機能,讓日常生活回歸於家人間的相處溫度,即使空間不大,卻能在每一處看見父母對孩子的呵護與關懷,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在宜蘭成長的瑞峰及雨農,平日依然住在宜蘭,每逢週末會帶著孩子一起來台北生活,屋主夫妻會想購入24坪的新成屋,主要是考量到夫妻倆共同經營的教會共學團十分忙碌,假日需要頻繁往返台北宜蘭兩地,希望在教會附近有個場所,能邀請親友們一同聚會放鬆,更成為假日時一家五口的專屬度假宅。
今天要帶大家開箱 一名都會女子的38坪現代美式宅。豐聚室內設計 黃翊峰、李羽芝兩位總監,先將原先的建商配置的4房2廳格局,依據女屋主的工作需求,彈性調整為2房2廳配置,打造通透明亮的社交廳區,以及具有細膩輕奢美感的開放式餐廚,無論是親友聚會及自在獨處都舒適,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