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都市的喧囂之中,許多人對家的渴望,已從單純的功能性轉向對心靈靜謐的追求,屋主購入24坪新成屋,擁有絕佳採光,能眺望台北101景觀優勢,希望打造成一處回歸純粹的靜謐之所,設計師深入瞭解需求與期待後,透過精準取捨的「減法設計」,讓空間回歸本質,突顯其獨特優勢,以最少的格局更動,最大化的空間舒適度與自然感,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色彩搭配、局部造型點綴畫龍點睛,實現屋主嚮往中舒適又帶有輕奢感的居住氛圍。
走進這間位於新北市的37.5坪現代風住宅,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沉穩卻不沉重的設計語彙,四房兩廳的格局容納了兩位大人與生活的理想畫面。屋主對空間的要求清楚而細緻──希望擁有大容量收納、分明的動線、圓弧語彙與沉穩色調,設計師便從這幾項核心出發,打造出一處兼具實用性與高級感的生活場域。
無論是18坪高機能的複合式辦公室,或是為四口之家量身打造的透天厝,米爾設計皆展現出對材質運用、動線規劃與氛圍營造的極致掌握,不僅得到屋主讚賞,更獲得國際評審青睞;像是複合式辦公室作品便一舉囊括《2024 French Design Awards Gold Winner》、《2024 IDA Honorable Mention》、《2024 London Design Awards Gold Winner》三大獎;透天厝作品也榮獲《2025 A' Design Award Iron Winner》的肯定。
今天要來帶大家開箱一個50坪、位於北市文山區的皮膚美學診所。要如何運用特殊的紋理、材質將藝術感融入專業的商業空間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事業有成的屋主,為追求理想生活的下一章,選擇新北三重地標豪宅為居所,在毛胚屋階段便邀請星葉設計「溫故知新創造師」設計總監林峰安操刀,藉由格局重塑,在搭配高端設計語彙,量身打造出兼具隱私性、舒適感與藝術品味的輕奢豪邸。
根據資料顯示,2025 年第 1 季購屋貸款中,選擇屋齡5~15年的中古屋比例約 9.97%,而屋齡超過16年的老屋占比則高達36.83%。此數據反映出房價持續高漲、民眾購屋預算吃緊的現況,在有限資源下,許多買方轉而選擇價格相對親民、地段條件佳的老屋。然而,老屋在安全、結構與機能上往往有潛在風險,裝修前更需通盤檢視與謹慎規劃預算配置。透過本篇設計案例,我們將探討設計如何回到生活本質,細緻梳理每位住戶的使用習慣與日常動線,將資源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讓每一分預算都轉化為家的舒適與實用。
什麼是家的形狀?在林佳緯設計師眼中,它並非來自模板或流行趨勢,而是從一場場深入對話中慢慢長出來的。這次,面對一戶位於藝文生活圈的地標建築、從毛胚屋開始的案子,設計師團隊不只設計空間,更打造出一個與藝術共鳴、與生活共舞的靜謐居所。
屋主購入台北市文山區新興的指標豪宅「元利森活莊園」,室內27坪3房新居格局,是一家四口的理想生活場域,設計師瞭解到屋主對於居住品質與生活機能的雙重追求,巧妙運用多元異材質與細膩工藝,勾勒出兼具輕奢質感與實用機能的北歐簡約風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