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大家對於居家的設計定義已然改變——需要讓人能更長時間、舒適的在家生活,其中關乎家人互動的——客廳規劃就十分重要,本次知域設計X一己空間制作將以 2 個案例告所我們何謂舒適又體面的客廳設計。
客廳是家人交流、增進感情的場所,尤其在疫情過後,我們在家的時間更多了,客廳的設計有什麼改變呢?「為了讓家人能享受更舒適的生活,客廳設計最重要的還是空間感:大坪數場域各自劃分彼此串連、小宅則需整合公共空間營造開闊視野,才能讓我們待在其中感覺放鬆」竹村空間魏立彥設計總監說道,此次他將以三個精彩案例告訴我們如何打造舒適又體面的客廳。
城市精華地段生活機能便捷但建築多半有著歲月印記,無論是結構、管線或是格局皆需要重新調整更符合生活需求,要如何為城市老屋賦予全新生命,讓居住與使用更為愜意?現在就由京璽國際周彥如設計總監帶領我們一窺老宅新生的設計真諦。
「家,是每個人幸福安心的生活空間,也是陪伴家人、情感交流的場域。」32坪日式北歐風空間裡,入住屋主一家三口,設計師透過日式北歐風描繪居家生活,融入木質格柵修飾大樑,且透過延伸造型感蔓延更開闊的公領域;中島吧檯輕食區創造全家人聊天、用餐的凝聚時刻,情感持續增溫,還有獨立廚房設計,讓料理時油煙不會飄散至公領域,享有清爽的居家品質。
一名年輕的單身屋主入住18坪新成屋,喜歡藝術、閱讀、烹飪及四處旅遊的他,講究生活品味外,更經常邀請朋友來家裡聚會同樂。歐德設計師胡小虹循著單身貴族的生活型態,捏塑出自由無設限的格局配置,植入個性化細節,創造更多生活精彩的可能。
軌道燈已經逐漸取代傳統吸頂燈,成為新家裝潢或老屋改造的燈具首選。本篇彙整關於軌道燈的10個重點小知識,替你裝潢改造之路點上幾盞明燈吧!
大齡老屋雖然擁有別具一格的韻味,但在歷經歲月的洗禮後卻也存在格局不符需求、美學不符審美與管線老舊等問題,止靜設計事務所從屋主持有物、外顯性格與美學偏好中淬煉真實需求,再透過Less is more的核心概念設計,為老屋挹注新生。
房屋市場上因為老屋的售價僅有同區域新成屋的八成左右,加上生活機能多半較好,因此許多人會選擇購買老屋,但是舊屋因為年老失修,有著格局、採光不良,管線老舊等問題,裝修費用可能大為提高,相比新成屋,雖然房價高但基礎工程完善,隱形的裝潢成本少了許多,今天銘家室內設計許瓊櫻總監就要以兩個老屋與新成屋的案子告訴我們,不同屋況該如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