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空氣、水,對動植物來說是必須的生存元素,對房子來說,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它們會讓房子變得有生命有活力。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設計師,在國外曾有豐富建造連棟別墅的經驗,對於將大自然融入室內設計的觀念,更視為理所當然。蔡設計師說,國外的連棟建築大多占地極廣,也因此會太過狹長,所以經常會在兩棟相連的穿堂位置,以大片落地窗或天窗引進戶外陽光,佈置成家中的小庭院或玻璃花園,成為休憩的心靈角落。
大部分老屋最常見的問題,屋形狹長、僅有前後採光、管線錯亂、嚴重漏水、壁癌處處脫落、隔音奇差無比、格局畸零、樑柱七零八落的...等,好像都很難處理耶~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做好老屋翻新這檔事呢?而翻新所需要的資金又是一筆龐大的問題,比起新屋的裝潢費用,往往多出數十萬不等,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費用上有哪些是可以做取捨,哪些又是省不得的呢?小編此次統整了設計家精華的裝修經驗與知識,為您理出一個超值大合輯哦~讓您不僅省時省力又便利!
65坪,狹長型的中古屋,牙醫院長想給予診療者一個舒服、寬敞又寧靜的空間,九禾設計將風的感覺具體化,再結合空間設計,讓醫療空間明亮、有層次、視覺豐富,來到這裡的患者,褪去了緊張與壓力,像家一樣溫暖。
日本 Kenji 建築事務所的 Kenji Ido 建築師,最近完成的新作品是位在大阪,以極簡主義風格為主的 House Fin,這棟狹長型的建築物的屋主是一對夫妻,位在住商混合的區域裡,一旁有小房子、小工廠、小辦公樓相互銜接著。屋主希望可以在房子的南側規畫一個花園,讓這三層樓的建築都可以俯瞰綠地。
大部分老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屋形狹長、僅有前後採光,沒有窗戶的中段空間,就容易感覺昏暗,使整個空間沒有生氣。這間位於新北市的空間,超過20年的屋齡,同樣遇到這樣的「老」問題,設計師重新診斷空間問題,對症下藥,同時掌握預算,讓空間展現全新光彩。
40年老屋狹長型的加上只有兩面窗戶,因此有嚴重的採光不足的問題,原本的格局只有1個房間,一家四口都睡在同一個房間內,但是隨著小孩的成長希望能給他們擁有自己的房間,此外長型屋的走廊也造成空間的浪費,因此需要將格局重新規畫,面對這些需求設計師該如何解決呢 ?
在選擇房子時,最常聽到的需求就是「格局方正」!只要一看到「狹長屋」、「格局零碎」或是「畸零空間」,不免令人退避三舍。設計家網站將於11/27舉辦「不可不知的裝潢大件事-居家格局,怎麼隔對我最好」講座,並於聯合新聞網以及設計家網站舉行民調問答,詢問大家對於「居家格局」的需求及疑問,投票期間共累積131票。
狹長形的房子若規畫不當,比起方正的房子更容易產生畸零地,浪費寶貴的空間;尤其是長長的廊道,更可能流於僅作為穿堂使用,相當可惜!這個舊屋翻新的案例從玄關開始,禾創室內設計的設計團隊就開始較為大膽的規畫,徹底扭轉長形房子的劣勢。先是在玄關與客廳間憑空創造了一間雙用的小儲藏室,之後再以木作+壁磚砌出半高的雙面牆,一面是客廳的電視牆,一面是廚房流理台牆面。至於連接各空間的穿堂變身收納展示空間,從客廳一路經過餐廚區,到最後的透明玻璃拉門的書房,做個完美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