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風格來自屋主的氣質,面對高齡 40 年老屋的改造過程,以屋主的冷冽個性及微醺浪漫氣質發想,將空間解構重塑後跳脫方正格局規劃。設計團隊利用斜角佈局重塑空間格局、玻璃材質取代實牆隔間;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源,模糊裏外界線打造舒適的半戶外浴室。全室透過多元材質層層堆疊,形塑與陶藝家相襯的現代風格居宅。
「用設計解決生活的問題,創造人與空間的雙贏局面。」走入溫暖舒服的木質調空間,很難想像這間 40 坪老屋的前身是昏暗狹窄的破碎格局。改造後的廊道變得極為寬敞,而客廳與餐廳開放式一字型排列也優化了動線與視野;原本被視為難以發揮的畸零空間被化作陽光臥榻,也幫主臥增設了專屬的獨立更衣間。
修整翻新老屋同時也是屋主可以檢視過往生活,將老舊空間與生活雜物一並蕪存菁,重新建構起心之所嚮往的生活。在無法調整低矮樓高和坪數的雙重限制下,甘納設計以 45 度角放射狀重新安排空間格局,發散的視角不僅讓 23 坪住宅擁有超越實際坪數的寬敞視野,同時優化了客廳、餐廳以及琴房等各場域的關聯。
將老舊空間重新整頓後,借用灰階的質樸以及自然建材的耐人尋味,讓歷經風霜 25 坪老屋翻新後能順應原始建築結構重生,亦讓居住者感受到陽光的更迭與風的流動、與大自然一同吐息。以無彩色作為色彩定調,將空間內的樑柱結構與軸線隱藏於灰階之間,只透過比例分割以及動線佈局將居住者自然地導向放鬆自在的生活步調。空間裡的廊道,客廳和書房等日常行經場域感受不到人為介入的刻意,而是流露自然順暢的生活情境。
大器中混和著藝術氣息的 40 坪現代風住宅,其實是由昏暗多樑的老屋翻新而成。為了迎接旅居國外夫妻歸國後的居家生活,在老屋改造的過程中,諾禾空間設計拆除原始格局重新劃分生活區域,調整客廳方向並安排在大面積開窗的位置,利用半高電視牆和空間借光,讓整個開放式公共區域能夠擁有良好採光,將外國住宅裡寬敞舒適的空間氛圍取代狹窄昏暗的老屋形象。
不規則的破碎格局帶著穿堂煞、狹長走道陰暗且通風不佳,管線老舊不敷使用外、漏水壁癌通通都來,高齡近 40 年的老屋幾乎涵蓋了所有屋主最不樂見的種種問題,多虧好宅微整空間設計將 28 坪老屋翻新後把糟糕的屋況化為明亮舒適的木系住宅,讓夫妻與一隻愛貓的居家生活隨著老屋新生而開啟新的篇章。
這處位於台中的早午餐店「home home」,由47坪的日式老洋房改建而成,期盼能傳遞如家一般的溫暖生活感,予人質樸敦厚的氛圍。設計團隊以大量綠植再造庭院,並融合新舊元素,展現老宅獨有的浪漫面孔。 餐廳外觀保留老宅的石磚牆,巧立房型木格柵呼應店名,並以萌生而出的綠蔭引人目光,搭配昂首的麋鹿傳遞北歐風格的迷幻感受。運用布幔搭建而成的戶外用餐區,則採木質與自然院景串連,營造清新愜意的視覺感受。
30坪混搭風老宅,本身格局不佳,又有嚴重的西曬問題,經設計團隊翻新後,為即將入住的四口之家重劃格局、扭轉困境,將過度日照化為絕佳光感,並混搭木質、石紋與鐵件等元素,描繪百看不膩的清新面容。 甫入玄關,運用木櫃與天花刻畫斜角動線,營造進出間轉換心情的角落,同時以一抹櫃體縫隙開啟與餐廳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