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播╱每周六23:00 次播╱每周日10:00
次播╱每周日19:00
首播╱每周六09:00 次播╱每周日06:30
22 坪微型住宅空間活用術!電視牆屏風區隔餐廚空間,訂製鐵件展示架給烹飪愛好者完美廚房
位於新北市 泰山的12坪預售屋,平日居住者僅有屋主一人,但當長居國外的父母返台,一家三口要怎麼在這個迷你宅裡從容舒適的居住,同時又達到待客需求呢? 舨舍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先以去客廳化概念搭配玻璃隔間破解格局限制,再透過垂直動線,找出隱藏坪效,讓迷你宅空間感與機能瞬間無痛放大!
在業界耕耘數十年的董事長,功成名就之際,子女陸續成家後,決定將之前購買的百坪居所,委託專業設計迎接人生下一階段,朱英凱總監認為:「設計從不是退讓,而是在反覆對話中,停下來傾聽,真正理解彼此的生活節奏。」經過詳細的溝通,總監揉捻現代理性與古典詩意,讓家不拘泥於單一風格,線條與材質開始交織,光影與情緒共同流動,在理性的架構中,安放感性的溫度。依據屋主對生活的期待與收藏,融合「生活即藝術」的概念,讓百坪退休豪邸,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極致追求與熱愛,讓百坪退休豪邸,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極致追求與熱愛,從動線規劃到收納巧思,再到展示方式,處處體現了深厚的設計心法。
位於新北市23.5坪的北歐風住宅,是為一位外商高管與兩名小孩及愛貓精心規劃的居所。屋主希望能有效解決原本屋內的穿堂煞問題,同時善用有限空間,融入兼具實用與溫馨的設計元素。
坐落於台北市核心的高樓層雙拼宅,擁有絕佳四面採光與台北東區全景視野,遠眺信義天際線,環繞黃金生活機能。面對這難得的地理優勢與屋主一家三代、毛小孩共居的需求,陳芷庭設計師攜手專案設計師,從毛胚階段便深度參與,重新梳理動線、劃分公私領域,以「低調奢華、情感共融」為主軸,量身打造出一座真正屬於家人每一位的美好場域。
離鄉背井到新竹打拼多年的女屋主,終於實現心願,購入了一處屬於自己的溫馨小宅。她也希望能將長年獨居南部的母親接來同住,讓彼此的生活多一份陪伴與溫暖。為了在僅有20坪的空間內規劃出三房格局,同時實現擁有寬敞廚房的夢想,屋主決定透過精心裝修,徹底發揮坪效最大值。晴翌珅空間設計在符合預算的前提下,以日式奶油無印風為主軸,重新梳理空間配置,讓原本平凡的新成屋,搖身一變成為一家三口都能自在生活的溫暖孝親宅。
當我們談論空間質感,多數人會想到大理石、木地板、名牌家具或設計燈具,但真正拉開設計與裝潢差距的,往往是那些藏在門後、圖紙上沒畫出來的小細節。設計師眼中的「高質感」,不只是一眼看得見的漂亮,而是讓住起來舒服、用起來順手、看起來平衡的種種日常。
坐落於新北市的22坪新成屋,為一家三口與毛孩們的未來居所。居家辦公成為常態的男屋主,希望能打造兼具開闊感與靜謐氛圍的生活空間,參拾柒號設計 張智傑總監先捨棄既定的臥房隔間,納入齊備的3房1廳2衛格局,為公領域爭取更充裕的行走軌跡,同時於立面、轉角等處挹注柔美的弧形線條,無形昇華了孩童的居家安全,也讓侘寂風多了點溫柔、療癒氣息,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間 18 坪新成屋在屋主購入之際,即面臨前屋主「客變」所遺留的空間桎梏,導致格局完全不符實際生活需求。尤其一條橫跨公共區域的巨大樑柱,更是成為空間動線與視覺上的最大痛點。構設計改造聚焦於「顛覆既有格局,極大化坪效利用」,大刀闊斧地調換主臥與客房的位置,提升空間只用效率;電視半牆在有限空間界定多元機能。公共空間透過材質的延續串連不同場域,營造出一種靜謐有序、層次豐富的文青生活場景。
back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