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案屋主來說,烘焙是一種心淨的過程,也是一種心境的沈澱;而拉長「Me time」的時間軸,刻繪自由空間的想像,是歐德設計師林峻琪意欲傳達的意識生活,設計師先將三房改為一房,同時以恰到好處的隔間與極具張力、動感的「斜線」,為空間創造景深,為象徵自由的女子質居,創造有趣的隨機性。
35坪的新成屋,原先面臨著天花板過低有壓迫感,與動線規畫不佳、收納不足等問題,在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屋主希望生活空間以米色為主軸,且需要有足夠的收納空間,但視覺需要整齊簡約不雜亂,設計師運用最自然生動的方式,刻畫出家的溫暖,利用天花板露柱展現生活自然感,在圓弧設計與造型燈飾的搭配下,給家更多元的生活樣貌。
一家三口入住僅有20坪的新成屋,空間有著格局方正的先天優勢,宸名設計 周士崴、陳晏緹兩位設計總監以居者需求為出發,透過微調三房兩廳格局、捨棄既定隔間,配置多元彈性的2+1房與敞亮的公領域,構築時尚的現代簡約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充盈溫煦暖陽與清脆笑聲的空間,是坐落於高雄鳳山的30坪私宅,設計之初便以「全家人的耍廢樂園」為核心,並在確保實用機能的同時,賦予攀岩牆、鞦韆與投影螢幕等娛樂設施,為一家人提供繁忙工作之餘的療癒所在,不僅能休息充電,還能像在遊樂園一樣有趣。
最讓人感到自在的住宅風格設計,絕對是來自於屋主過去的居住經歷。過去長期旅居國外的夫妻,購入這間位於林口的 46 坪住宅想將國外寬敞的 Loft 風格移植到台灣住宅。沒有傳統裝潢設計常見的包樑設計延展屋高,公領域隔間使用格子鐵件拉門,創造開闊通透的活動空間,搭配暖色木質元素平衡工業建材的冰冷,建構出專屬夫妻倆的個性退休宅。
買房裝潢要特別注意,不是房間多就是好。屋主一家三口購入的 25 坪預售屋預先做客變,將三房改為兩房擴大公共空間,客廳除了休憩沙發外在採光窗打造長型臥榻搭配訂製書牆,建構舒適的居家圖書館。開放式餐廚空間成為第二個居家生活核心,重新規劃後的預售屋格局帶著文青書卷氣,乘載一家三口生活。
21坪的中古屋原始格局為1間臥室與1間半開放式書房,原書房僅有玻璃門與客廳做區隔,屋主考量到未來的使用需求,希望能讓此處更改為小孩房,並且成為具備隱私性、實用性的獨立和舒適的空間;除此之外,希望在改動隔間後仍能確保空間的開闊感,因此希望擁有開放式廚房、豐富的收納及使用低甲醛的綠建材。
大人的生活空間也可以很有趣!位於新北樹林的 23.5 坪中古屋改造計畫中,首先將格局做大幅度調整,三房兩廳的原始配置下,設計團隊將一間客房與客廳位置對調後,順利化解原屋的穿堂煞風水問題;調整後玄關櫃後方也有餘裕規劃儲藏室。客廳區域重新規劃更注重尺度的調整,以確保電視和沙發之間的適當距離。滑軌電視牆設計後方隱藏海量收納,整合玻璃門片、實體門片、開放櫃多元收納組件,滿足各種收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