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生活型態的轉變,廚房走出封閉的獨立小房間,延伸出與餐廳整併的開放空間,甚至取代客廳作為居家場域的核心。王亭今設計師建議若居家場域不大,餐廚空間盡量以開放格局為主,可將中島整併餐桌機能,並於檯面下結合收納,提升生活實用度。以下透過4個中島餐廚設計,深入分享打造美味關係的秘訣。
當嘈雜的抽油煙機遇上惱人的油煙,如何優雅從容的在餐廚空間中下廚,是困擾了很多人的問題,時雨空間設計 許若倩總監以多年的設計經驗,替屋主找出最適合的設計,搭配上精心挑選的分離式家電,讓優雅成為一種日常。
隨著時代光速前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講求效率、凡事求快,隨著網路世代的發展,在家的生活已經從圍繞著電視生活,延展到每天要透過網路世界獲取新知,因此在家的生活也逐漸從客廳移轉到其他區域;而餐廚區域在 work from home 的時刻起到非凡的作用,也是近年來備受居住者們青睞的空間之一,因此在室內設計的地位上,有了顯著的提升。
近年受疫情影響,居家煮食用餐的需求大增,餐廚設計的需求及變化更多元,突破傳統格局的疆界,與生活區域相連,集機能、收納、美感於一身。跨足室內設計與藝術創作的蟲點子創意設計鄭明輝設計師,擅長以獨特線條與空間穿透感,打破原有框架,實現眾多屋主對生活、對家庭的想望,介紹 3 個秘訣,打造沉浸式居家餐廚的絕佳體驗設計。
首購族最熱門的中小坪數住宅中,時常隔了兩三房就沒有玄關或需要犧牲用餐間,這間 18 坪新成屋同樣是開門即是客廳區域的格局,但設計師利用入門左側牆面以系統板材打造懸空鞋櫃與一日衣櫃,還設計了伸縮式穿衣鏡,防疫期間外衣順手掛上、出門整理儀容也更方便。
廚房早期被視為勞動者場域偏僻的屋內深處,煮完一頓飯往往油煙滿面汗流浹背,L'atelier Fantasia 繽紛設計總監江欣宜(Idan)表示,家的溫度在重視每位一起生活的成員,好的廚房使用者體驗,成就家的舒適與溫暖。在後疫情時代廚房多元機能是設計新趨勢,利用科技電器減輕料理程序與負擔,考量料理種類、習慣與頻率來規劃餐廚間連結與動線,以豪宅細膩設計思維掌握餐廚設計重點,人人都能化身優雅料理達人!
為因應料理網紅小林與攝影師郭郭對工作空間的需求,李羿樺設計師將管線全數更新、鋪上三層防水層並拆除原始隔間,改善 50 年老屋嚴重漏水問題,創造明亮寬敞的室內環境。玄關採開放式狀態,做一個較寬敞的落塵區當緩衝空間,開放式場域中在每一個機能區運用不同材質但同色調設計,跳脫傳通日式風印象,也讓家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拍攝場景。
後疫情時代來臨,居家防疫成常態,民眾下廚機會大增,此時擁有一個和自己生活習慣契合的完美廚房,料理時便更加愉悅。設計家Searchome於社群上調查「最好用的廚房類型」,統整出5種網友激推的夢幻廚房,蒐集其優缺點,只要依照料理習慣、家庭人數、空間大小規劃,便可打造心中最適合的烹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