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坪毛胚屋在設計之初就先與喜愛運動與大自然的屋主一家人詳細溝通,更動原始位於窗邊的公共區域與無窗戶的房間,讓公共空間整合集中於內
台灣全年相對濕度高,雨季來臨時,容易渾身黏膩,家具、地板、衣物也可能隨之沾上水氣,並有發霉風險。因此,除濕機成為居家必備產品,設計家Searchome在社群調查「吊隱式除濕機的優缺點」,分析傳統移動式除濕機和吊隱式除濕機的差異,並蒐集網友使用心得,幫助大家能清爽渡過陰雨連綿的季節。
在台北打拼近20餘年的屋主夫妻,對位於東部的故鄉有著濃厚情感,因此,當他們買下這間40年的老華廈時,便希望能將有別於城市的自然風光,和空間相互結合在一起,並擁有不制式、可多元使用的公共空間,加上平日心愛的藝術蒐藏,打造即使在後疫情時代,待上長時間也不厭倦的舒適好宅。
後疫情時代,居家裝潢有了新的改變,根據pinterest 2022年度趨勢預測中提到,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家中加入個人興趣空間,就算與家人日日相對,也能有獨立空間沉澱心靈,回歸自我,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春天為一年中最有活力的季節,是時候整理衣物和棉被,讓心情也煥然一新。設計家Searchome於社群調查「曬衣派vs 烘衣派」,整理網友心中認為天然曬衣和使用洗脫烘、乾衣機的優缺點,無論是太陽曬乾、或是電子、瓦斯烘乾衣物,都各自有擁護者,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都能提升洗滌衣物的便捷程度。
時節接近大寒,台灣北部總是又濕又冷,衣服總是晾不乾,還容易發霉生臭。設計家Searchome於社群調查「雨天晾衣服的絕招」,蒐集3大網友心中的「晾衣絕技」,省時省力又能免於過敏之苦,生活便捷度再提升。
「位於台北市中心,卻讓人能任意穿梭在城市與山間海線。後疫情時代的全新生活型態,連結對家鄉的土地情感,在城市高樓裡建構一個隨時可以呼吸換氣的家。」
你對現在的「家」住得還還滿意嗎?住宅的組成的基礎,不外乎就是幾房幾廳,我們在地段裡揀選著坪數與格局,然後規劃適合自己的室內格局、搭配喜歡的風格,成了裝潢新家的 SOP。但是,家的內容物真的就只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