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坪北歐風居家,是兩位屋主與貓咪們一起同住的居所,需要重視收納的便利性,也希望能將符合貓咪習慣的動線,自然地融入生活空間之中。設計師結合了清新活力的抹茶綠色,並為玄關、客廳和廚房增加收納機能,搭配隱藏式的餐桌設計,呈現療癒又實用的居家場景。
位於台中市政路上的一棟155坪新古屋,靜靜隱身於花園綠意之後,以低調優雅的姿態融入城市脈絡。原始室內場域帶有美式古典語彙,設計團隊巧妙保留線板與梯腳的細節,再輔以石材、淺色木皮與鍍鈦金屬等現代元素。低彩度的配色與線性語彙勾勒出沉穩大器的格調,同時兼具細膩感,體現「微調型硬裝」的高階設計手法,從「生活型態」與「空間尺度」出發,為屋主量身打造專屬於家的舒適藍圖。
這間 45 坪的宅邸,以奢華風質感作為詮釋,為四房兩廳的格局注入細膩考量。屋主偏愛低調卻不失華麗的氛圍,設計師遂以大理石為空間主角,勾勒出雍容而不張揚的氣度。對屋主而言,家不僅是一處安居之所,更是與摯愛家人共享時光的溫暖所在。
這間 46 坪的透天別墅,以實用機能為核心出發點,設計師細緻規劃了各個空間,以靈活的格局安排結合通透的採光,使日常動線更為順暢,並以大量的收納機能也被巧妙融入其中,讓生活品質隨之提升。視覺上則透過異材質與色彩的搭配,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整體色調以穩重的黑、白、灰為主軸呈現現代風語彙,再以輕盈的跳色與溫潤的木質點綴,在乾淨洗鍊的基調下,注入一份柔和而低調的暖意。
以新古典風格為主軸的百坪豪宅,透過開放式空間和流暢的動線層次,搭配精緻而簡約的天花板造型,展現出時髦大器的豪邸風範,既能享受開闊的視野,也保有各自私領域的隱私性。此外,設計師更為屋主量身訂製佛堂尺寸,使風格美學得以延續連貫,並在優雅奢華中挹注生活溫度。
30 年老屋改造除了基礎工程的翻新外,運用特殊手工漆和、金屬美耐板等大量異材質建構出摩登時尚的樣貌。38 坪老屋告別過去,成為年輕小資家庭的新生活舞台。設計師重新調整格局,公領域開放式設計,透過地板材質界定空間,創造開闊流暢的生活動線;大面落地窗退讓出陽台,引入自然光與綠意,使老屋煥然一新,注入開闊感與生命力,讓生活的故事在這個新空間中繼續延伸。
住宅中日式風格深受台灣人喜愛,但風格只是視覺感受的第一步,更深入探討日式美學,則包含著生活哲學和職人精神等更深層的文化體驗!深耕日式美學多年的文儀設計李紹瑄總監,以「日式哲學・精緻工藝」為核心,除了視覺的呈現外,更注重比例的完美拿捏、材質的純淨與工藝的誠意,以及對於空間的留白、光影與自然狀態的連結。本篇將透過 4 間視覺上現代、但設計融入日式精神的案例,破除一般消費者對於日式風格的刻板設計印象,讓日本侘寂美學與精緻工藝,在生活場景中有更廣泛的展現。
這間 36 坪的老屋經過翻新後,搖身一變成為兼具現代質感與自然溫度的雅致宅邸。設計師以石材與鍍鈦元素勾勒出俐落的現代語彙,再巧妙融入木質與壁布,讓冷冽與溫潤在空間中取得平衡。奢石的光澤與金屬的精緻細節,與自然材質的和諧共存,交織出高雅而不失柔和的生活氛圍,重新定義了老屋的當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