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中日式風格深受台灣人喜愛,但風格只是視覺感受的第一步,更深入探討日式美學,則包含著生活哲學和職人精神等更深層的文化體驗!深耕日式美學多年的文儀設計李紹瑄總監,以「日式哲學・精緻工藝」為核心,除了視覺的呈現外,更注重比例的完美拿捏、材質的純淨與工藝的誠意,以及對於空間的留白、光影與自然狀態的連結。本篇將透過 4 間視覺上現代、但設計融入日式精神的案例,破除一般消費者對於日式風格的刻板設計印象,讓日本侘寂美學與精緻工藝,在生活場景中有更廣泛的展現。
.簡約適度的設計:不追求華麗的裝飾,而是強調事物的本質與功能性。
.重視留白與空間:強調秩序與對稱,力求動線流暢度,建構有呼吸感的空間。
.自然與和諧共生:重視住宅與自然採光的共鳴,天然建材保留自然紋理。
.注重細節與工藝:職人精神不僅體現於實體設計,更擴及生活的五感體驗。
.功能與美學兼具:以人為本,符合人體工學與視覺美感的日式精神。
日式哲學將居住空間視為連結人與自然的橋樑,強調簡樸、寧靜、功能性與自然元素的融合,以追求內心的平和與和諧的生活狀態。空間設計以人為本,注重實用功能,同時透過靈活的佈局實現多種用途。
重點1.空間利用的藝術
日本大都市住宅寸土寸金與台北都會區的情況十分相似,因此日式設計對於極致的空間利用藝術,也適合用來解決現代小坪數住宅的窘境。遵循「視覺簡約、功能多元」的理念,隱藏式設計被文儀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像是隱藏門、收納牆體化和複合式設計等等,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創造最佳的坪效。另外,一物多用的概念因空間受限而生,死板的電視牆結合活動門,透過可變動性的設計整合不同用途;多功能家具與餐廚整合的手法,也是日式哲學於現代住宅空間高效利用的呈現。
重點2.簡約留白的空間美學
日式簡約留白的空間美學是一種強調「少即是多」的設計哲學,透過減法設計、天然材質、簡潔線條與自然採光,來營造寧靜、寬敞且有彈性的空間感。 其核心在於「留白」,不填滿空間、而是保留適度開放的區域,讓視覺得以延伸。留白設計用於現代住宅的表現手法,能讓空間擁有超越坪數的寬敞感;對於場域的劃分也刪除傳統實牆隔間,改以玻璃拉門、活動隔間,或透過家具來界定場域,力求空間感的塑造,同時也讓室內動線變得更為自由。
日式設計之所以如此獨特,很大程度上源於其文化中對感知四季與自然的深刻崇敬。這不僅僅是一種裝飾風格,更是一種生活哲學,旨在將人與大自然緊密連結,讓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四季的變化。
重點1.重視空間光影與自然的互動
日式美學極為重視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室內也能感受到光影流變、以及季節的推移;連同材質也須與自然做連結,透過觸覺、視覺提升整體感受度。同時,採光也是室內與外界環境重要的橋樑,不只是單純的營造明亮感,而是考量到生活作息配合空間,創造出符合生理運作的明暗對比。光線的運用不僅是照明功能,更是一種氛圍的延伸,透過光影的層次感塑造出靜謐、細膩的日式哲學。 以暈散式光線取代生硬的照明,明與暗的切換營造出符合自然的生活情境。從選擇的窗簾類型,到人工光源的位置和色溫設定,都必須依循著空間與生活運作,回歸到生活的本能。
重點2.自然材質的天然紋理和質感
日式美學對於材質的詮釋,核心在於「尊重自然」與「極簡本真」,認為材質本身就具備其獨特的生命力與美感,無需過多的人工修飾,此理念運用於現代住宅中,能讓奢華的建材與質樸的材質產生共振,呈現出和諧的風格調性。像是現代風格中常用的大理石與金屬,以幾何線條和塊狀呈現出最純粹的樣貌;當異材質與塗料搭配時,透過色調的統一呈現出材質的差異性,創造出空間層次。木質的挑選上重視自然結理的呈現,搭配的金屬則以更輕盈的層板方式柔化剛硬的材質;透過霧面處理讓帶反光的材質更為柔和,詮釋美並非來自於無瑕的完美,而是來自於真實與獨特的日式哲學。
日式設計不單是視覺上的美感,更是一種提升日常生活的實用哲學。他們將功能性巧妙地融入設計之中,讓每一處細節都兼具美觀與實用性。
重點1.職人精神鍛造出精準比例的細緻工藝
日式裝修美學不僅是視覺呈現,更是對生活五感與職人精神的極致追求,強調手工製作的溫度與獨特性,在每一個細節處展現精湛的工藝和對質感的堅持。有別於西方追求對稱的平衡,日式美學更擅長運用不對稱構圖,創造出動態的平衡與視覺張力。簡約的形體下卻極為注重工藝細節,像是異材質收邊與銜接的工法、櫃體的高度與分層比例,以及對於材質鋪陳的主從之分。以職人精神追求極致的理念,讓細膩的工藝不僅是裝飾,更體現日式哲學中對生活事務的尊重,讓日式空間不僅美觀,更具備實用性和溫暖的生命力。
重點2.以人為本注重生活的使用便利性
日式設計極為重視空間的流暢性。他們會仔細規劃每一個功能區域的相對位置,讓使用者在空間內的移動距離最短、最順暢。運用於現代住宅中,考量到屋主日常生活的習慣來安排場域,創造最好的連接性,像是回家後的玄關空間規劃污衣櫃或穿鞋椅,或是獨立更衣間設計在通往衛浴的動線上,都是日式哲學深入觀察使用者習慣後而制定的。在櫃體編排上除了透過櫃體的組合做到更有秩序的收納系統,也會根據空間條件訂製吻合的尺寸,不造成空間浪費或壓迫。「以人為本」體現在對使用者行為的深刻觀察,許多家具如矮桌、矮櫃的高度都經過精心設計、符合人體工學,隱含著對使用者的體貼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