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坪中古屋的裝潢與屋主老師夫婦過往的生活習慣有許多出入,為了平衡預算與風格,設計師盡力優化可重塑的部分,如多餘的木作隔間、無法打除的天花板等,透過混搭風巧思創造新機能,隱形原有屋況缺陷。
近期非常流行的「魷魚遊戲」,風格強烈又鮮明的故事情節,以及刺激遊戲冒險,深深擄獲不少戲迷的心!而在新家的裝潢中,如何運用機能、材質、線條等元素,展現專屬於屋主的風格和品味,抒寫精彩的居家生活故事,更需要專業設計師的縝密的思維和精心擘劃,讓我們一起和東風室內設計的林嘉慶設計師,展開一場「品味遊戲」的冒險旅程吧!
來自日本的屋主希望新家的裝潢,能夠重現他習慣的生活環境,設計師以日式無印風為主軸,融合隱性的收納機能,以及因應女屋主的宗教信仰,透過彈性空間規劃,打造出獨立的禱告室和書房,讓僅有 21 坪的中古屋變得好住又舒適!
摩登雅舍室內設計主持設計師王思文(Vivian)與汪忠錠(汪哥)不僅在新成屋與豪宅有著豐碩的設計經驗,在面對中古屋與二次裝潢的棘手屋況,同樣也極具改革魄力。由一對熱愛古典風格的醫師夫妻原先 27 坪的中古屋因為在首次裝潢時未與設計師未構築良好共識,除了未達理想風格,也由幾乎未為空間規畫適切收納空間,導致大量生活雜物及蒐藏品被迫裸露堆積,進而衍伸為動線紊亂、宛如囤積狂的家。
近幾年百坪豪宅式微、中小坪數持續看漲,加上疫情的影響,人們對於日常有了新的思考!疫情期間在家時間變多,許多人養成了下廚習慣,逐漸解禁的過程中居家反而成為最安全的社交場所。在歐美國家中廚房早已不是單純拿來做料理的空間,台灣也因為可使用的坪數縮水,封閉式設計與單一機能正逐漸被淘汰。
你對現在的「家」住得還還滿意嗎?住宅的組成的基礎,不外乎就是幾房幾廳,我們在地段裡揀選著坪數與格局,然後規劃適合自己的室內格局、搭配喜歡的風格,成了裝潢新家的 SOP。但是,家的內容物真的就只是這樣嗎?
45 坪的毛胚屋,以黑白色系的現代風格,搭配溫暖的超耐磨木地板,營造出簡約舒適的室內氛圍,並轉化畸零空間,成為畫龍點睛的一隅,細膩實現屋主的生活夢想。
相較於新成屋,老屋的公設比低、購入的價格也比較親民,所以很多人會選擇買老屋進行改造,但由於屋齡較高,所以老屋的結構安全、管線配置,往往都需要進行補強與汰換,住起來才會安心長久。以下整理了老屋翻新的預算、流程和裝潢重點,無論是在看房階段,或是已經決定要老屋改造,都不妨參考看看,能夠減少後續的裝修麻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