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舒適的倫敦公寓是由AMA建築公司為 Johnson 一家四口,Warren 和 Claire 以及兩個年幼的兒子所改建打造,優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俯瞰倫敦最美麗的花園廣稿,這間公寓在英國列訂為一級保護建築,經過設計師巧妙的改造成為現代化的舒適公寓,就是著名的小威尼斯大廈
看過來! 不用懷疑這裡就是書蟲的享樂天堂,這間位於倫敦的公寓最近由Platform 5 Architects翻新改造,屋主是一位非常鍾情於閱讀的人,有大量的藏書,這個明顯的特質讓設計師印象深刻,為了滿足屋主的狂愛書本的情懷,設計師在房子中心設計了一個"書塔",與樓梯共生共存,看起來,很像一個書蟲的天堂,做在舒適的椅子上吸收新知,在這種環境裡,可以花上好幾個小時專心的閱讀和學習
隨著城市生活成長,歷經都會風雲鍛煉,現代人對於「家」的想法也逐漸反璞歸真,北歐式的睿智人生似乎也正展現強大的影響力,也許不只是極簡、俐落、或者純淨而已,更要回到初衷,啟動對自己的無限想像!丹麥品牌BoConcpet跨越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倫敦、巴黎、哥本哈根、馬德里、紐約、柏林、東京、北京、上海,一直未停止對都會設計概念的創新與反思,從大師作品到跨界合作,都讓人找回了純真年代的美好!
屋主太太從小住在倫敦,來台灣後時常懷念當地景物。因此,設計師在新居設計上以英國最著名紅色電話亭為空間主題──將走道上的房間門設計為英國街景中常見的電話亭紅門,這樣的強烈色彩感渲染整體的空間配色。
發現了嗎 ? 這個不尋常的倫敦公寓,總是有個地方讓人目不轉睛的盯著看,吸引眾人的目光。這個案子是由JJ Locations所規劃,在客廳正上方的"懸浮床"是這個案子最亮眼的設計。也許在我們看過許多設計案例裡面,這樣的概念不是非常實用,但是他得原創性是值得受到肯定的。
發源於20世紀40年代美國紐約,主要是因為當時藝術家付不起市區房子的昂貴租金,於是利用廢棄廠房改裝成居家,結合工作室或藝廊形式,延伸成Loft風居家,後來在倫敦、巴黎這類都會城市也十分流行,在20世紀後期更演化成一種前衛時尚的生活方式及居住概念。而原本因為藝術家尋求廉價的創作空間,而選擇空曠、沒有隔間的倉庫及廠房,甚至因為缺乏裝修經費,而讓天、地、壁直接裸露空間結構原貌,最後都成了Loft 風格最重要的特色。自由度很高的Loft空間,大多隨居住者的想法任其發揮,也因此更能呈現居住者的性格與品味。
不確定皮克斯電影「天外奇蹟」是否與這張桌子有關,一樣取名為”UP”的異想家具肯定要吸引眾人發亮的目光!由倫敦設計師Christopher Duffy妙筆出招,整套餐桌組有一種浮力的3D幻視藝術(trompe l’oeil)效果,透明桌面像是被金色銀色氣球的漂浮力帶往天空,彷彿充滿喜慶歡樂的氣氛就要接近高潮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