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傳統商辦的罐頭辦公桌以及OA板,也並非使用辦公室的平板燈照明,老屋改造後的商業空間有著工業風咖啡廳的靜謐氣氛,而牆面的色彩繽紛的藝術畫作又將活潑的展覽氣氛帶入空間,讓員工進到空間的後可以消除些許上班工作的壓力,盡情享受屬於自己的座位區、休憩區以及藝術軟裝佈置。
住著一家五口的 35 坪老屋,屋主期許有更多的收納量,但也要求櫃子不要以呆板制式的形象呈現、須具備一些裝飾性,於是設計師發揮巧思,除了整頓既有屋況外,也讓每一處收納功能都具備玄機,無論是複合式的機能整併,或是透過細節處理,讓量體更具活潑造型,都成功讓住宅每個角落兼具了展示意義與實質機能。格局方面,則將廚房改成為開放格局,並改造公共衛浴、挪出洗手檯面,更有效地重整繁複動線與機能,間接釋放出更多的開闊坪數!
上下層約莫 75 坪的樓中樓,住著一家四口及一隻貓,空間前身為毛胚老屋,屋高四米六,樑下最矮則僅4米,而此間房子的最複雜之處,在於存在著十多種不同高度,格局略顯零碎不完整。
總是讓屋主孩子笑開懷的陳聖元設計師,擅長以多樣風格元素融合,創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間故事。為了實現屋主理想的日式居宅,陳聖元設計師精準使用乳膠漆、海島型木地板、石英磚、鐵件、木作貼皮大理石、水泥/水泥粉光、木百葉、軌道燈、皮革,為屋主一家構築45坪日式無印風親子宅。
新婚夫妻的新婚宅空間,僅有 17 坪,設計師考量到生活習慣與居住成員,將原本兩房變成一間房,並把多出來的坪效讓給餐廳,在受限坪數內,發揮機能整合精神,同時依照生活習慣梳理流暢動線,減少不必要的裝飾性語彙,保留更多的留白可能,讓屋主以後可善用活動式家具隨心布置。風格取向上,則採以簡約的北歐風作為基底,搭配暖色木紋、清水模仿飾漆等,讓任何裝飾都具備功能意義、徹底發揮每一吋坪效,展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空間美感精神!
每日面對繁複的成人世界,「真想喘口氣」的想法在腦中成型。 唯有「家」才是能夠卸下武裝、洗去塵囂並充沛休憩的寧靜一隅,設計師利用無印風打造居家環境,將簡約、璞實、及自然三大元素完美搓揉在一起;選用木質素材,結合日本民間工藝體現日式禪宗精神,展現其寂靜之美。
24坪小屋座落在在文教風氣盛行的中正區,轉過一個街區如誤入愛莉絲的時光隧道回到日治時期。設計師巧思利用淺色木質調營造北歐住宅風,為此吹入了一股新氣息,譜出一段東西文化的交響曲。
30 坪中古屋,設計師以北歐風進行設計,在空間帶入花磚與色彩,並加入線條簡單優雅的瑞典國旗,打造獨具特色的居家情調,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