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活品質、喜愛藝術的屋主,購入位於台北市區精華地段的50坪新成屋,期望一家四口跟3隻貓寵能住得更舒適,委託設計師協助規劃,深入溝通需求後,運用多元異材質、弧形設計、美型收納等,構築理想的生活藍圖,現代簡約的線條,搭襯特殊塗料與無接縫地坪,呈現質樸的侘寂wabi-sabi寧靜之美,為家注入自然藝術氣息,一返家就能遠離塵囂,回歸內在平靜。
屋主購入室內15坪的新成屋,嚮往現代簡約的質感生活,委託設計師規劃,經過詳細的需求與喜好溝通,設計師運用多元材質、色彩搭配、訂製設計、優化動線與完善收納,打造一間宛如美術館般沉靜溫雅的空間,跳脫制式設計,弱化空間的僵化感,讓光影與空間設計譜出人文調性,型塑繁忙現代人心之所向的理想居所。
年邁的大齡老屋,想再展風華,那「老屋翻新」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這間坐落於台北市的老空間,室內坪數為30坪,設計師先將格局重整,再置入全熱交換、玄關更衣間與療癒臥榻等機能,讓原本封閉的老屋,重生超舒適、療癒的透明感現代簡約宅。
一家三口入住僅有20坪的新成屋,空間有著格局方正的先天優勢,宸名設計 周士崴、陳晏緹兩位設計總監以居者需求為出發,透過微調三房兩廳格局、捨棄既定隔間,配置多元彈性的2+1房與敞亮的公領域,構築時尚的現代簡約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生命即將迎來下半場,注重生活品質的屋主購入100坪的豪邸,期望能有一個自在生活、展現自我並結合興趣的退休宅,跟設計師溝通想法後,納入每個家庭成員的喜好,調整格局與色彩搭配,運用多元材質,烘托上乘的居家品味,營造一個簡約、低調但不失奢華的居所,讓退休生活實現夢寐以求的奢華體驗,令人嚮往。
經由數十年的設計經驗,董家錦、王俊智設計師提到設計的核心不應是從無到有,而是在於將現有的空間或概念加以改進、強化,使空間更適合使用者的需求。 對董家錦、王俊智設計師來說,作品的完成度與溝通密不可分,溝通在設計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確保設計師和客戶之間的理解和合作,還能夠確保設計方案能夠符合屋主的需求和期望,從而實現好的設計作品的完成。因此董家錦、王俊智設計師將擅長的設計風格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現代簡約」、「輕賦人文」、「古典輕奢」。
「建構一個有寬度的空間,才能包容生活裡的所有人事物。」188 坪超寬敞的住宅基地以沈穩的黑、白、灰為基調,透過實木、石材、鍍鈦金屬、烤漆等複合式建材建構出的冷調空間裡,有著住宅所需的舒適與溫暖,設計著藏家能展顯品味的收藏空間,以及大器的待客空間。在眾多灰階異材質譜寫的人文豪邸中,不特別著墨於一般住宅形式,而是揉合著美術館的靜謐氣質與日常生活必備的親切感。
白色是最能詮釋Less is more的代表色。猶太裔美國建築師理察.邁爾(Richard Meier) 在普立茲克獎頒獎典禮他說:「白是一切的記憶,及對其他色澤深沉的期待。對我而言,建築上的白,是別於其字面上的意義,它代表不同時間,反應對自然、對有機與改變的表達。」一個好的住宅空間是由景觀、建築、設計多方面建構而成,胡昌明設計師以白派建築風格以及現代都會的簡約設計,替企業家屋主打造出都會新地標,為高端訂製下了新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