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 43.8 坪的透天別墅,玖柞設計縝密考量到屋主一家對於空間氛圍的喜好與生活需求,彰顯空間特性的同時突破受限的框架,賦予每個場域獨特性,讓一抹深灰調悄然走入個性現代宅。
2020年新冠疫情震撼全球,室內裝修市場也出現新的轉變。台灣室內設計、裝潢社群平台「設計家Searchome」發表「2021年度室內設計趨勢報告」,回顧去年市場變動,可觀察到邁入後疫情時代,台商回流、民眾在家時間增長,翻新需求比起往年大幅增加,不僅帶動透天宅翻新需求攀升,老屋、中古屋改造更成熱門,美劇常見的「美式風」設計也漸受民眾青睞,凸顯未來「防疫成日常,在家好自在」趨勢。
位於東部坐擁好採光與好通風的獨棟透天,最好的設計就是凸顯建築的先天優勢。從機能面著手,居住人口兩大兩小需要充足的收納空間,設計團隊除了規劃一個儲藏室讓屋主堆放行李箱、腳踏車等大型物品外,空間內大部分的收納櫃皆沿牆線規劃,並順著樑柱的走向劃分出收納櫃的區域性;櫃體不落地設計搭配吊櫃與層板不僅讓收納方式更多元,也降低大座櫃體帶來的壓迫感,滿足海量收納同時又能維持寬敞舒適的空間感。
兼顧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機能需求,是三代同堂格局規劃絕對要側重的要點,尤其是公領域是全家人團聚的場合,更要老少咸宜;而即使是有電梯的透天宅,在一樓設置孝親房,方便出門又不必上下走動,生活也不會互相干擾,對高齡長輩才是友善的環境。而因應現代潮流,更出現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地自建,他們雖非親人卻更勝親人,將同居同住的意義推到極致。陳嘉民建築空間設計團隊,將分齡需求融入設計,雖然風格殊異卻同樣充滿幸福質感。
早期自地自建的高齡老透天為狹長設計本來受光面就小,加上與兩側住戶距離過密,室內採光一直是獨棟透天的最大問題,也連帶影響室內通風。緯傑設計梳理老透天結構後,在屋內規劃了一座天井將光線垂直引導入內,化解原始屋況採光欠佳的問題。天井與大面落地窗形成的軸線創造良好的空氣對流,臥室設計上以大面落地折疊門將景觀陽台帶入私領域,拉近室內外的距離,把硬體設計奠基於生活感受度上,將讓人感覺到舒適的陽光、空氣與綠意三大元素帶入透天別墅裡。
王琮聖設計師帶領團隊成員,以建築角度出發,重新解構4層自建透天宅,強調自然通風來化解透天陰暗封閉問題,更透過合宜動線與適當尺度,讓陽光、空氣、水以最親近的方式,為家宅帶來別於空間的心靈感受,整體空間透過大理石、木地板、玻璃、木作、系統櫃、鋼刷木皮,為屋主打造療癒人心的解憂透天宅。
走入窄巷內的透天宅,設計師不僅化解長形格局帶來的空間狹隘感,更以新古典風為設計主軸營造溫馨場域,為了滿足男女屋主各自喜愛的空間風格,公領域以大面素雅白、灰色,創造簡約北歐感,細緻建材選以茶鏡、鍍鈦、大理石等醞釀低調奢華感,整體居宅空間以豐富的機能性連結美學表現,透過細膩的色彩、線條層次運用,勾勒出一家四口嚮往的空間面貌。
林妤緁設計師擅長以點、線、面的構成,將屋主需求與品味美感注入居家空間,面對五樓透天宅的改造計畫,林妤緁設計師會如何運用大理石、藝術漆、耐麗石、木地板、鍍鈦、玻璃、木皮等材質,為屋主一家實現期盼已久的透天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