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用大,有你有我有小狗就是最完美的!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20坪小宅,是屋主二人與愛犬未來的新家。見構設計以溫暖沉靜的侘寂風為設計主題,先將中古屋格局改為一房一廳,再透過暖色水泥漆鋪陳,營造出溫馨感受,讓20坪的小窩基能與氛圍兼具。
房價居高不下,屋主買房時不僅只是自住舒適便利需求,也會考量到未來出租跟轉售的價值。這間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 17 坪小宅,以「城市裡的日常度假感」為核心理念,將居住空間轉化為一場美學實驗!為滿足屋主對動線流暢、收納整合,以及明亮輕盈空間的期待,設計師巧妙融合波希米亞與峇里島的設計精髓,透過柔和的圓弧語彙、天然材質與光影層次,創造出宛如置身於度假別墅的溫潤氛圍。有別於傳統的剛硬線條,空間以奶油白色為基底,搭配淺木色系與藤編元素,讓生活機能在流暢、柔和的節奏中展開。
兩個人的生活空間需要綜合彼此喜好,但專屬單人住宅,則可以隨心所欲打造成自己最喜愛的模樣!這間僅 10.7 坪的大套房利用粗獷的石材、水泥呈現剛硬的男子個性,而不鏽鋼與鍍鈦金屬剛硬但光滑材質特性,則展現出男人細膩的面向。一房一廳一衛的空間,前衛的中島吧台與電視牆結合,RGB智能燈飾與霓虹的燈光照明,替夜晚增添不同的情境氛圍,進到這個空間,就會被這個充滿細節的工業風套房深深吸引。
緩慢的生活步調能讓人沈澱心情、好好替自己充電!這間位於淡水的 18.1 坪微型住宅規劃成一房一廳兩衛的格局,賦予夫妻自在舒適的生活體驗。空間內透過沈穩的色調、無接縫地坪與水泥粉光等質樸而內斂的材質,將空間化作一個時光膠囊,走進這個家,能細膩感受到光影的變化、時間的推移,將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逐格播放,在時間裡慢住下來。
台北市大安區的18坪預售屋,坐落在精華地段,不僅機能完善,還享有濃厚的文教氣息,但建築原始格局侷限於直線動線與單面採光,空間之間界線分明卻彼此割裂。因此在客變階段以「村落」為靈感,捨棄主從空間的傳統框架,取消多餘臥室,形成一房一廳兩衛的全新布局,並在不能擴張濕區的狀態下,以精準的尺度分割,擴大主衛浴空間,療癒成度有如設計旅店,視線所致都是最美的景色,充分展現屋主二人對於生活品質永不妥協的精神。
台灣房市居高不下,尤其在雙北、桃園、新竹等地區,即使 20 坪不到的小宅單坪價格也突破新高。在高房價與家庭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下,小坪數住宅迅速成為市場主流,成為首購族和小家庭的首選。小坪數住宅通常單層規劃 4-8 戶,甚至更多,因此大部分微型住宅僅有單面採光,加上市場上強推的 2+1 房,其實「加一房」往往過小,不僅壓迫空間、小房間也完全不好使用。面對許多微型住宅優化採光受限、空間狹小與收納不足的通病,好和設計何佳翰總監將櫃體牆體化,讓 14 坪小宅沒有實牆隔間卻擁有舒適的廳房格局。而僅 17 坪的自宅空間要容納一家四口,更透過收納集中規劃與活動式設計,讓微型住宅也能住得舒適不擁擠。
整理師自己設計的8坪小宅,會是什麼模樣?生活居家頻道蛙家Waja發佈影片「8坪小宅收納大公開,統一色系+萬用收納盒,掀床收納連行李箱都放得下」,邀請整理師Flora公開小宅收納密技,一房一廳卻應有盡有,還能感受開闊優雅,8坪卻像18坪,「家就要把美感收納融入生活!」
年輕首購族的第一間房,不需要華麗繁複的裝修設計,只希望獨享簡約舒適的專屬空間!16 坪一房一廳一衛的大套房設計,以木質元素、大理石和塗料三大建材作為裝修元素,簡約且實用的櫃體設計、活用畸零空間創造彈性收納機能,量身訂製質感宅男生活的舒適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