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風格因居住者而生!這間 20 坪中古屋裝修計畫是為了喜愛品酒的夫妻打精心規劃,兩房兩廳一衛格局細膩拿捏廳房比例,室內沈穩的木質元素鋪敘空間,搭配焦糖色皮革沙發、藤編餐椅和復古燈具家飾,以及特地為藏酒打造的展示層架。這個家不是小酒館,而是細心客製化專屬於夫妻的微醺日常。
從簡樸的和室到多元的現代混搭,居家裝潢中的日式風格,已從傳統的單一形式,演變成融合多種美學的熱門選擇!最初的日式和風,以天然木材、榻榻米和障子門等元素,營造出寧靜與自然共存的氛圍。而現今,它開始與其他風格結合,例如與北歐風結合為Japandi,平衡了日式的內斂與北歐的溫馨;或與侘寂美學深度結合,強調不完美與歲月痕跡的美感。日式混搭的演變,不僅是設計上的創新,更反映了現代人對居住品質的追求。它不再只是單純的風格複製,而是讓居住者能在簡潔、寧靜的空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與精神歸屬。以下就介紹禾光室內裝修設計以日式風格為基礎,與現代風、北歐風、簡約風、禪風甚至是融合鄉村風和工業風的元素,打造具
這間高齡老屋過去在 40 坪的空間內規劃了緊湊的 4+1 房,因後疫情時代,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子女嫁娶後雖然沒有長期同住,但仍時常返家團聚。因應居住人口幅度變化,好和設計何佳翰總監整頓好老屋基礎工程後,將格局改為 3+1 房、3 間衛浴,旋轉電視解放客廳、創造多元休閒空間;客房彈性設計優化採光外、也能作為客房與遊戲房使用,讓主臥享有日光臥榻、私人辦公區與獨立更衣間,還規劃五星飯店等級的衛浴空間,改寫退休宅刻板印象,創造度假感與安全性兼具的現代退休宅。
對於忙碌於科技產業的屋主夫妻來說,家不只是休憩的場所,更是調劑生活的避風港。在這間34坪的三房兩廳空間裡,他們希望保留原有格局的舒適感,同時導入更開闊、通透的視野。設計因此聚焦於「穿透感」、「低彩度」、「飯店質感衛浴」與「廚房機能升級」四大需求,並巧妙以玻璃折門、異材質搭配與燈光層次,打造出如精品飯店般的現代居所。
由於屋主崇尚減法生活,因此22坪新古屋空間裡,透過簡約的北歐風定調。鋪設超耐磨木地板,伴隨自然採光映照,形塑溫馨滿溢的宅邸氛圍;開放公領域規劃,適度留白的空間,局部牆面則透過粉紫、綠等跳色使用,延展視覺尺度且巧妙劃分場域。
買房之前,相信每個屋主都會對於落成的新居有一個理想的樣貌。位於新竹精華地帶的 54.5 坪毛胚屋,推開大門後,絢麗的大理石襯著背燈形塑出的玄關端景,讓人誤以為走進了歐洲藝術博物館;四周藉由鏡面包覆牆體,將藝術端景反射入內,創造一場沈浸式的奢華體驗。IS國際設計陳嘉鴻總監利用大門右側空間,規劃鏡面形式的摺疊門,隱藏海量收納機能,更往內部推開鏡面暗門是一處隱藏衣帽間,讓「回家」與「出門」變得更有儀式感。
30坪2房2廳的老屋,居住成員為一對夫妻,設計師將整體風格定調為北歐風,以柔和的奶白、灰與木色等色彩的搭配下,給屋主採光明亮又具備文青感的風格居家。
與現代新成屋相比,老屋和中古屋公設比較低,可使用的實際坪數稍佔優勢,但傳統住宅建築採光不佳、隔間封閉和管線老舊,則需要花費較高的基礎工程重新整頓確保未來使用的安全性與舒適度。面對老屋與中古屋擁擠的老式封閉隔間和侷促動線,樺設室內裝修設計李羿樺總監在以下三間案例中,皆調整了老屋格局,用輕隔間取代傳統實牆找回老屋坪效,現在就一起來看看這三間20-30坪老屋與中古屋的改造秘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