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樸的和室到多元的現代混搭,居家裝潢中的日式風格,已從傳統的單一形式,演變成融合多種美學的熱門選擇!最初的日式和風,以天然木材、榻榻米和障子門等元素,營造出寧靜與自然共存的氛圍。而現今,它開始與其他風格結合,例如與北歐風結合為Japandi,平衡了日式的內斂與北歐的溫馨;或與侘寂美學深度結合,強調不完美與歲月痕跡的美感。日式混搭的演變,不僅是設計上的創新,更反映了現代人對居住品質的追求。它不再只是單純的風格複製,而是讓居住者能在簡潔、寧靜的空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與精神歸屬。以下就介紹禾光室內裝修設計以日式風格為基礎,與現代風、北歐風、簡約風、禪風甚至是融合鄉村風和工業風的元素,打造具備個人識別的日式混搭風格。
從樸實的木質到通透的光影,日式風格居家設計總能營造出獨特的寧靜。其魅力源自一系列經典元素的巧妙運用,這些元素不僅定義了空間的美學,更體現了與自然共存、簡約生活的哲學。
① 木材:
日式風格的靈魂。主要使用淺色或中性的木材,如檜木、杉木或橡木,木材溫潤的質感與自然紋理,為空間帶來溫暖與安定感。常常應用於地板、天花板、樑柱和家具,木質格柵也是日式風格中常見的元素,用於取代冰冷的隔間牆、創造更自然的光影變化。
② 榻榻米:
和室的經典地面材料,以藺草編織而成,散發著獨特的天然香氣,不僅提供柔軟的腳感,更有調節室內濕度的功能,是日式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日式傳統簷廊演變成的臥榻,也可以說是榻榻米的變化型,常設計於現代住宅的窗邊,能創造不同的休憩空間、活化坪效,還能增添收納機能。
③ 和紙 (Washi):
質地輕盈而堅韌,常用於障子門、燈具、隔屏或風琴簾等等。和紙柔軟的質地能將光線柔化,營造出朦朧而溫馨的光影效果,同時保有空間的通透感。像是這兩年很熱門的日本Akari、丹麥&Tradition燈具,台灣柒木設計的燈具與屏風,都是和紙於於日式混搭的常見運用。
④ 藤編、麻布、棉:
藤編、麻布、棉這些有機材質具備樸實紋理與柔和觸感,能為空間增添了溫馨感,並呼應了日式風格崇尚自然的理念。這些天然織品常用於家具、窗簾、抱枕或收納籃,像是台灣人最熟知的無印良品則多以這些天然織品為主要材料,深受許多消費者喜愛。
⑤ 有機塗料
日式有機塗料的基底通常是天然礦物,成分取自於大自然,因此被視為對環境友善的綠建材,不含甲醛、塑化劑或高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等有害物質。像是日本傳統的漆喰(Shikkui)塗料、珪藻土,不僅無毒、還具備調節濕氣和抗菌防霉功能,也讓這類有機塗料成為裝潢設計愛用的建材。
日式風格使用的元素多以自然常見的素材為主,設計上更傾向於基於功能性的簡約設計,成為了許多現代居家風格的絕佳搭配對象。日式設計能與不同風格的元素融合,在保留自身核心美學的同時,也創造出獨特且富有新意的空間樣貌。
•日式北歐風
日式北歐風又稱Japandi風,也是近年來竄升的熱門風格,由"Japan" 和 "Scandinavia" 結合,擁有日式質樸的簡約設計,混合北歐風崇尚自然的功能性設計。日式混搭北歐風格中,多使用大自然常見的中性色調為主,透過植栽綠意佈置、或運用跳色增添空間生意。強調空間呼吸感,著重於留白和點綴的比例;重視自然採光的引入,人工光源多以間接照明、燈帶等漫射的柔和光源為主。日式北歐風中同樣重視功能性設計,能讓小坪數空間發揮最佳坪效。
•日式現代風
日式混搭現代風是將傳統日式美學與現代設計理念完美結合的一種風格。它保留了日式風格中對自然、簡約和禪意的追求,同時融入了現代風格中以便利、機能和開闊性導向的空間設計手法。基於「少即是多」的美學,捨棄了繁複的裝飾,強調乾淨、俐落的線條;在日式木質元素中混搭現代石材、金屬、鏡面或少量鍍鈦,呈現時尚卻不過於華麗的面貌。傾向於採用開放式設計,透過玻璃拉門、格柵活動門、摺疊門等等取代實牆隔間;特別注重收納機能的實用性,利用隱藏式收納、嵌入式櫃體或多功能傢俱,將物品妥善收納,讓空間保持整潔有序,以「看不見的收納」呈現日式現代美學。
•日式無印風
日式無印風將日式美學的簡約與自然,與品牌MUJI所倡導的「恰到好處」的生活哲學完美結合,創造出一種樸實、舒適且充滿生活感的空間。與傳統日式風格相似,但日式無印風更偏好使用淺色木材,如淺橡木、白蠟木或櫸木,營造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日式無印風去標籤化的理念,強調捨去多餘的裝飾與華麗,家具與擺設多為簡單的幾何形狀和中性色調,讓空間回歸居住的本質。日式無印風非常強調收納的系統性與實用性,透過模組化的收納規格,讓物品能被妥善分類,可藉由堆疊、排列成視覺上統一、整潔的設計風格。
•日式禪風
日式禪風和日式風格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兩者在設計理念、核心精神和氛圍營造上仍有顯著的差異。日式禪風更強調極簡、自然、留白與光影,捨棄所有不必要的裝飾和物品,讓空間具備空曠感。日式禪風不僅能創造開闊的視覺效果,更鼓勵居住者實踐「斷捨離」的生活方式,著重在與自然連結,多以玻璃門、障子門、風琴簾等通透活動隔間,或透過大面積的窗戶或庭院設計,將自然光、綠意等自然元素引入室內。建材上也回歸極簡主義,主要以木材、塗料、榻榻米、和紙為主,更接近大家印象中的傳統日式風格,但更強調明亮、沈靜的感受。
•日式簡約風
日式簡約風可以算是日式現代風的極簡版,日式簡約風則更強調「純粹」,將日式美學與極簡主義結合。空間色彩上有更多的白為基調,混合木質元素;內斂純粹的設計,給人一種清新舒適感,幾乎不見任何多餘的裝飾。家具線條極度簡潔,多為無把手、無多餘裝飾的設計,追求傢俱與空間的融合;隱藏式收納是核心,創造一塵不染的視覺效果。比起日式現代風或日式無印風,更強調少即是多的設計哲學,留白感強烈、能創造更好的空間感。
•日式工業風
日式工業風是將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混搭,呈現日式的內斂與工業風的粗獷的新型態裝潢美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材質的衝突與平衡。日式混搭工業的魅力在於創造了一種既有工業風的個性,又不失日式風格的細膩與溫度。運用淺色深木材,以其溫潤的質感來平衡工業風的冰冷;保留水泥牆面、外露管線、黑色鐵件、金屬等元素,展現原始不修飾的率性美。特別強調空間的線條感,工業風的鐵件、金屬結構與日式風的木格柵、直線條家具相互呼應,共同創造出一種簡潔而有秩序的空間感。開放式設計是屬於兩種風格的共同語彙,符合工業風的廠房特性,也呼應了日式風格中對通透感和流動性的追求。
•日式混搭風
由於日式風格就像是一個優質的舞台,所以不僅能夠和單一風格混搭,也可以和多個不同風格相融。將日式美學與其他風格巧妙融合的設計趨勢,能汲取不同風格的相同之處,基於日式風格創造變化,也能透過不同風格的相異之處,建構出日式風格的特色識別。日式風除了混搭現代風、簡約風、北歐風、工業風外,也可以融入鄉村風格的線板,帶有自然的曲線或雕刻呈現溫馨手作感;在木白基調中添加些許低彩度高明度的色調,呈現更為活潑的設計。格局上維持開放式設計,但收納未必要完全隱形,也可以化為居家佈置的一環。
日式混搭風格的色彩搭配是一門精緻的藝術,它不僅僅是顏色的選擇,更是對光影、材質與氛圍的綜合考量。其核心在於透過和諧的色調,營造出寧靜、舒適且富有意境的居住空間。
① 低飽和度
日式混搭風的色彩基調是低飽和度、低明度的大地色系。這種色調靈感來自於大自然,包括土壤、岩石、樹木、天空和水。其目的在於創造一種沉穩、內斂且不具侵略性的視覺感受。
②不同木質
日式混搭風中,色彩並非來自塗料,更多的是來自天然材質本身的色澤。白橡木、松木、淺楓木,帶有明亮的黃色或米白色調,常與北歐風格混搭,營造出清新、通透的氛圍。如胡桃木、柚木,帶有沉穩的紅棕色或深棕色調,更具禪意與復古感,常與侘寂風或日式現代風混搭。
③白的差異
白色在日式混搭風中扮演著基底色的重要角色,但它絕非單一的純白色,設計師會根據空間氛圍,選擇不同的白色調。最明亮的純白,能營造出北歐清爽乾淨的氛圍;帶有淡淡的黃色調的奶油白,給人溫暖柔和的感覺,與原木色最為相襯,是日式簡約風的常用色。帶有灰色調的水泥白,營造出中性、沉穩的感覺,常用於牆面或天花板,特別適合與日式工業風、侘寂風混搭。
④主題色彩
雖然日式混搭風格以低飽和度為主,但適當的點綴色能讓空間更有層次和個性。莫蘭迪這種低飽和的色彩,具備沈穩、安定的氣質,能輕鬆融入日式風格,勾勒出不一樣的空間特色;而高明度低飽和的粉彩色,符合日式風格中明亮通透的設計核心,增添視覺上的變化性;而金屬材質帶有獨特的光澤,以及材質展現出的剛硬個性,像是素描勾勒出更鮮明的空間輪廓。
木材絕對是日式風中的靈魂,而在不同風格與日式風混搭時,也有幾款特性迥異、但搭配起來卻異常出色的建材。
•水泥 (Concrete)
水泥的冰冷、粗獷感與木材的溫潤形成強烈對比;水泥牆面、地板或檯面,能為空間增添樸實、沉穩的基底,適用於日式混搭工業風和日式混搭侘寂風。
•鐵件 (Metal)
黑色的鐵件常被用作層架、燈具或家具的支架,其俐落的線條感與木材的溫和形成平衡,能為空間帶來現代感和輕盈感,常在日式現代風和日式工業風中十分常見。
•石材 (Stone)
石材的堅硬、原始質感能與木材的柔和相互襯托,常用於玄關、電視牆或戶外庭院,增添穩重感;在日式禪風中,石材更是營造枯山水意境的關鍵元素。
•玻璃 (Glass)
玻璃的通透性,能讓光線穿透,擴大空間感,常被用作隔屏、門片或層架,與木格柵或和紙搭配,能在保有隱私的同時,維持空間的穿透性,日式現代風和日式簡約風的常用手法。
日式混搭風格的傢俱和軟裝挑選,是創造獨特氛圍的關鍵。不僅要符合日式美學的簡約與自然,更要能與混搭的風格元素和諧共存。以下就介紹 6 大日式混搭風的家具軟裝挑選指南。
•線條簡潔為首要:
選擇線條乾淨、沒有過多裝飾的傢俱,無論是沙發、餐桌或櫃體,都以簡單的幾何形狀為主,避免複雜的雕花或圖案。
•低矮的視覺高度:
日式風格偏愛低矮傢俱,能讓空間看起來更開闊,也符合席地而坐的文化習慣。在混搭時可以選擇低背沙發、矮櫃或落地式電視櫃,營造寬敞無壓迫感的視覺效果。
•天然材質是基礎:
家具的材質應以實木為主,搭配藤編、皮革或布料。淺色木材如白橡木、松木,能與北歐風、禪風和無印風混搭;深色木材如胡桃木,則能與現代風、侘寂風結合,增添沉穩感。
•天然織品做搭配:
窗簾、抱枕、地毯、毯子等織品,應選擇棉、麻、羊毛等天然材質。材質的天然紋理和觸感,能軟化空間並增添溫暖;色彩以大地色系或低飽和度為主。
•柔化光線的燈具:
挑選以和紙、陶器、手工玻璃或薄型金屬的燈具材質,能創造燈光暈散的柔和效果;而低矮的立燈、桌燈和燈帶等等,也能創造出如自然光灑落的效果。
•植栽與花藝的點綴:
選擇日式花藝的「留白」精神,以單支或少量鮮花,搭配簡潔的花器,作為視覺焦點,也可以加入北歐風中常見的觀葉植物作為點綴。
「隱藏化」與「系統化」是日式風格收納的核心精神,不僅關乎空間的整潔度,更體現了日式美學中「斷捨離」與「物有所歸」的生活哲學。在裝修前先進行腦內斷捨離,在規劃收納前,先進行物品的篩選,只留下真正需要的物品。設計初期就應將收納需求納入整體規劃,像是利用牆面打造系統櫃、嵌入式收納,或在家具下方設計隱藏空間,讓收納融入空間,而非獨立存在,實踐。以下根據不同居家空間,介紹日式混搭風的收納設計上的重點。
玄關 / 落塵區
.懸空式鞋櫃:鞋櫃下方留空,可放置常穿的鞋子,減少雜亂感。
.隱藏式收納櫃:將鞋子、雨傘、外出衣物收納在櫃體內,讓玄關保持清爽。
.穿鞋椅結合收納:設計一個附有收納功能的穿鞋椅,既實用又節省空間。
客廳空間
.臥榻或架高地坪:在客廳一角或窗邊架高地坪,下方可設計大容量的抽屜或掀蓋式收納,同時上方可作為休憩區或閱讀區。
.簡約感電視牆:將電視與周邊電器設備隱藏在櫃體中或牆面後方,讓電視牆看起來更簡潔。
.多功能收納櫃:以模組化設計為出發,將收納櫃與書櫃、展示櫃或矮櫃結合,滿足多樣化的收納需求。
餐廚空間
.電器櫃:將烤箱、微波爐、電鍋等電器整合在一個高櫃中,保持檯面的整潔也方便使用。
.半開放式收納:將常用的餐具、杯子收納在開放式層架上,方便拿取也符合日式風格的生活感營造。
.中島下方收納:如果空間允許,中島下方可設計收納櫃或抽屜,用於放置餐具、餐巾等物品,也能活化生活動線。
臥室空間
.整體感衣櫃:衣櫃門板通常選擇與牆面相同的顏色,或與空間色調相符的淺色木材,讓櫃體與空間融為一體,減少壓迫感。
.床架下方收納:選擇附有抽屜或掀蓋式收納的床架,充分利用床下的空間。
.床頭櫃簡化:床頭櫃以簡潔為主,以層板取代傳統床頭櫃,或者輕巧的茶几營造留白感。
日式混搭風格對於光線的佈局,是營造其獨特氛圍的關鍵。這種風格不追求刺眼的主燈照明,而是強調柔和、層次與和諧。光線不僅僅是照明工具,更是空間美學的一部分,它能改變空間的氛圍,並凸顯材質與細節之美。
① 光線的分區與層次
日式混搭風的光線佈局,講求光線的分區照明,而非單一的中央主燈。它通常會將照明分為三層:
.基礎照明:提供空間基本的亮度,通常是柔和的嵌入式筒燈或帶有柔光燈罩的燈具。
.重點照明:用來突顯空間中的特定區域或藝術品,例如軌道燈、射燈或展示燈。
.氛圍照明:創造溫馨、放鬆氛圍,通常是立燈、桌燈或間接照明。
② 自然光線的引入與柔化
日式風格崇尚與自然共存,因此引入自然光線是光線佈局的首要考量:
.大面積開窗:盡可能地利用窗戶,讓充足的自然光灑入室內,使空間通透明亮。
.半透明窗飾:使用和紙、棉麻、捲簾等窗飾,能有效過濾強烈的陽光,讓光線變得溫和、均勻,創造出朦朧而舒適的光影效果。
③ 間接照明的廣泛運用
間接照明是日式混搭風格中,營造柔和氛圍最重要的方式:
.天花板與牆面:在天花板四周或電視牆上方,設置隱藏式燈帶,讓光線反射到天花板或牆面,營造出均勻、無眩光的照明效果,也能增加空間的層次。
.層架與櫃體:在收納櫃、書櫃或展示架內,設置隱藏燈帶,不僅能提供照明,更能凸顯物品的質感。
.床頭與臥榻:在床頭上方或臥榻下方設置燈帶,能營造出溫馨、放鬆的氛圍,特別適合用於閱讀或休息。
④ 暖色光源的為主的配置
日式混搭風格主要使用暖色光源(色溫約在 2700K - 4000K):
.氣氛營造:暖黃色的光線能為空間帶來溫度,讓人感到放鬆與舒適。
.視覺柔和:暖色光源能讓木材、布料等材質看起來更柔和,避免冰冷感。
日式風格作為一個基底,當它與不同風格結合時,會創造出截然不同的住宅氣氛:
.日式北歐風:最具療癒系,結合光感與溫潤材質,營造輕盈日常感。
.日式現代風:設計感與簡潔兼具,適合講究品味的都市住宅。
.日式無印風:生活感強,收納與秩序為核心,耐住也耐看。
.日式禪風:適合靜心冥想、減壓空間設計,精神性強。
.日式簡約風:功能至上,線條乾淨俐落,是極簡生活代表。
.日式工業風:不拘泥形式,呈現剛柔並濟的結構與性格。
.日式混搭風:自由奔放,風格交織但仍保留日式靈魂。
風格類型 | 住宅氛圍 | 材質特色 | 色彩搭配 | 空間感 |
日式風格 | 靜謐、留白、與自然共生 | 原木(杉木、檜木)、榻榻米、和紙拉門、格柵 | 米白、淺木、自然綠 | 流動性強、重視自然光與留白 |
日式北歐風 | 明亮溫潤、清新柔和,有生活感 | 原木、棉麻織品、簡約布沙發 | 淺木色、白、灰+少量重點色點綴 | 光線充足、家具低矮,整體輕盈寬敞 |
日式現代風 | 清爽中帶個性、俐落且不失溫度 | 原木+玻璃、金屬、石材 | 白、灰、黑+木色 | 空間切割明確但保有通透感,整齊理性 |
日式無印風 | 自然療癒、有秩序感、重生活日常 | MDF、簡約木質、棉麻、自然纖維 | 白、米色、自然木色 | 強調實用收納,清爽無壓、線條簡潔 |
日式禪風風 | 靜心沈澱、有哲學感,帶有精神性與沈穩氣場 | 竹材、木材、石材、和紙、泥牆 | 土色、灰、深棕 | 減法設計,大量留白與光影層次 |
日式簡約風 | 冷靜理性、整齊俐落、極簡又柔和 | 原木、人造木、烤漆、石材 | 白、灰、淺木色+留白 | 高效機能化空間、清晰線條 |
日式工業風 | 個性低調、剛中帶柔、結構感強 | 水泥粉光、鐵件、原木、裸露梁柱 | 灰、黑、原木色、深色系 | 結構裸露但區域分明,粗獷中有層次 |
日式混搭風 | 多元融合、靈活有趣、不拘一格 | 隨混搭風格變化,常見為木+異材質(磚、藤、布) | 木色為基底,搭配其他強烈色點綴 | 保有日式留白基調,但情境分明、有視覺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