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現場,我們最常聽到一句話是:「這張椅子我很喜歡,可以放進來嗎?」可惜的是,家具並非獨立存在的單品,而是整體空間語言的一部分。即便你選的家具再好看,若尺寸、線條與場域不對位,都可能讓空間整體失衡。這篇文章不只是告訴你什麼好看,而是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解析我們最怕遇到的五種家具「地雷」,並給出實用的替代方案,讓你挑得安心、住得舒心。
「一個人的生活,不需要妥協。」這句話,是陳聖元設計師對這個家的詮釋,也是整體設計的出發點。屋主喜歡黑白風格,設計師則以清晰俐落的配色與格局,打造出貼合單身生活的現代風空間,簡潔而有個性,讓日常變得更舒適。
在新北市中和區的靜巷中,有一戶老屋悄悄完成了一場風格蛻變。從原本封閉沉重的格局,轉化為明亮通透的23坪北歐風宅邸。這個住著一位大人與一隻貓的家,並沒有刻意追求奢華,而是在光線、空間與日常之間,細細描繪一種簡約卻豐富的生活樣貌。
陳聖元與黃子庭設計師,以「家」作為情感連結的起點,融合日式與北歐風格,為一家人打造了一座暖心且獨具巧思的樹屋宅邸。家中的自然質感為底蘊,讓設計不只是美感的堆疊,更是生活情感的體現。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走進某些空間時,會不自覺地放鬆,覺得空氣是流動的、視覺是安定的,整個人很自然地舒服下來。這種「舒服感」很難用一句話解釋,卻是居家設計中最被忽略、也是最難做到的部分。真正讓空間舒服的,從來不只是裝修、配色或昂貴的家具,而是藏在設計細節裡的「溫度平衡」。
如果你有收藏公仔、球鞋、球衣的喜好,或者喜歡露營、馬拉松等戶外活動,是否也在苦惱如何為自己的收藏品和戰利品,規劃專屬的展示主題空間呢?再進行裝潢規劃時,不妨預留局部空間,讓滿載快樂回憶的珍貴收藏,也能成為家中最美的風景線!一起來開箱以下 7 位收藏愛好者的收納秘密吧!
家的樣貌,不總是關於華麗與氣派,而是能否讓人放鬆、被包容。位處新北市新店區的35坪親子宅,由樂沐制作空間設計操刀,融合日式與北歐風格,鋪敘自然的色彩與質地鋪陳出讓人安心的生活場景,以女屋主提出的:「想要一個像樹洞般的家」為起點發想,讓整個住宅在每個轉角、每道光影中,都流露出一種靜謐而有安全感的情緒,就像一個能包覆全家的溫柔避風港。
現今,室內居家設計越來越追求「耐看、好用、好整理」,而廚房作為家的核心場域,不再只是烹飪的功能性空間,更承載日常的生活節奏、視覺美感與心靈秩序感。眾多設計風格中,「靜奢系廚房」成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方向!低彩度、低對比、極簡而溫暖的配色,兼具實用與美感,耐看又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