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睜眼迎接的,不只是光線灑落的清晨,更是兩人靜靜共享的溫柔時光。這間 17 坪、兩房兩廳的現代美式居所,是夫妻倆攜手築起的理想日常,期望空間明亮有序、動線順暢,並妥善收納男主人的公仔收藏與女主人的演唱會周邊。上云空間設計李易熾、蘇庭婕總監以淺色調為主軸,搭配淺木紋地板與大面留白鋪陳出柔和質感,再透過玻璃拉門串聯各區,讓自然光自由流動,空間顯得更輕盈通透。日常在此展開,既簡約純粹,又能藏下屬於兩人的個性與溫度。
身為老師的屋主,希望將對教育的用心融入空間,讓孩子從小在有秩序、有溫度的環境中成長,讓家不只是生活的場域,還是愛與陪伴編織的日常風景。原機能不足的中古屋,在歐德設計師阮思瑜的詮釋下,串連起收納與育兒需求,並順著孩子成長的軌跡,為雅致的現代宅邸注入彈性與變化的可能,如同父母溫柔的守候,盼能從小女孩的視角,延續生命中簡單卻深刻的暖心故事。
老屋相較於新成屋和預售屋,擁有著房價換取的坪數優勢。但老舊的屋況與格局,需透過細膩修整才能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這間屋齡約 46 年的老屋擁有絕佳的採光條件,但原始格局上僅配置一間衛浴不敷使用,收納機能也完全不足以應付一家三口,因此禾適室內裝修團隊對 23 坪年近半百老屋做了全面改造,不僅增建了衛浴打造舒適兩房兩廳兩衛,更透過訂製廚房串連生活場域,重新安排格局創造更多儲藏空間。
「預售屋客變」不只能省下額外花費,還能量身訂製嚮往的格局配置!這間28坪的北歐風居家,業主即是從預售屋階段,就委託設計團隊進行客變,捨棄一房改為親子共讀的多功能書房,並退掉不適合的原始配備。視覺風格上,在飽滿的自然日光下,大面積注入簡約灰調,佐以純白與淺木質,迎來北歐風的休閒與明亮感,建構兩大一小的美好親子宅。
陪伴全家成長的親子宅,該如何定調才能百看不膩呢?這間走過25年的透天老別墅,針對即將入住的2大1小,選擇瀰漫自然氣息的北歐風格,搭配低飽和的奶茶色系,注入淡雅的米白、駝色等,加上溫潤樸實的淺木質,呈現清爽明亮的視覺,又瀰漫溫馨放鬆的感受,為這個幸福的三口小家庭,刻畫永不過時的未來場景!
居家裝潢實用固然重要,但適度加入大膽的想像才會讓生活更加美好!位於新竹的 22 坪新成屋,玄關處不刻意規劃落塵區,而是透過兩側櫃體界定出玄關空間。左側懸浮鞋櫃採取不落地設計,底部加裝燈條作為輔助照明亦輕量化櫃體;鞋櫃側邊巧請的圓拱壁龕設計讓突兀的開關與對講機。另一側餐廚空間的及腰櫃外側也植入圓拱壁龕,用來擺放植栽、擴香創造居家端景。
27坪中古屋是屋主人生中的起家厝,空間裡堆疊許多人生片段與回憶,是別具意義的家屋。歷經多年,家中孩子長大、獨立,家族成員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習慣與改變,因此進行中古屋翻新計畫。透過簡單的現代風格為設計核心,局部以自然木紋的妝點,且搭配照明,流露溫潤氛圍;玻璃隔間的安排讓空間尺度更為延伸;而海量的收納機能更是空間一大亮點,賦予實用與功能性,讓私宅更舒適、好住。
在台北打拼近20餘年的屋主夫妻,對位於東部的故鄉有著濃厚情感,因此,當他們買下這間40年的老華廈時,便希望能將有別於城市的自然風光,和空間相互結合在一起,並擁有不制式、可多元使用的公共空間,加上平日心愛的藝術蒐藏,打造即使在後疫情時代,待上長時間也不厭倦的舒適好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