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室內設計文章報導推薦-設計家 Searchome

登入 / 註冊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光影與肌理的對話!楊景凱設計師的侘寂生活提案,為居家辦公及瑜珈愛好者打造的療癒居所_視覺圖

光影與肌理的對話!楊景凱設計師的侘寂生活提案,為居家辦公及瑜珈愛好者打造的療癒居所

本身職業為UI/UX設計師的屋主,鍾情於侘寂之美,平時熱愛瑜珈,期望打造一個能專注工作也能療癒身心靈的居所,泛設計設計師楊景凱深入瞭解需求後,重整格局縮短廊道引光入室,並運用弧形曲線、多元異材質、色彩搭配、精選軟裝等,細膩堆疊材質肌理與光影層次交織的空間氛圍,於日常場景中挖掘深藏的美感意涵,重新詮釋帶有現代語彙的侘寂精神,營造出寧靜而不失張力的靜謐之境。

台北信義區老屋翻新,白色簡約的好感居家,大面開窗引景入室,一家四口一起瑜珈,療癒身心靈!_視覺圖

台北信義區老屋翻新,白色簡約的好感居家,大面開窗引景入室,一家四口一起瑜珈,療癒身心靈!

屋主購屋後,希望能改變30年老屋舊式的裝潢風格,期望有個開闊的寬敞居家,一家人在客廳可共同練習瑜珈,擁有明亮的廚房、大餐桌一起用餐與閱讀,並增加收納空間,委託設計師改造,溝通需求與想法後,提出整合性的解決方案,不僅更新老舊管線、磁磚及隔間,並以極簡白色為基調,調整廚房及餐廳格局,運用多元異材質及完善的收納規劃,在有限的框架下,依循居者的生活習慣,不過度裝潢的留白設計,實現理想的生活藍圖。

讓心靈找到安放之處,學會真正的生活平衡!哪種居家療癒空間最適合你?_視覺圖

讓心靈找到安放之處,學會真正的生活平衡!哪種居家療癒空間最適合你?

療癒與心靈空間在現代都市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這個節奏快速、壓力沉重的時代,人們渴望找到平衡,釋放壓力,並提升內在的幸福感。居家療癒空間沒有固定的標準或制式的設計,最重要的是,它能夠讓你放慢步調,安撫情緒,並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無論是透過大自然的元素、柔和的燈光,還是讓自己沉浸在一個舒適、放鬆的角落,只要這個空間能夠帶給你安定與療癒感,就是最適合你的設計!以下哪一種設計更適合你呢?

退休後不無聊,在家空中瑜珈!45 坪現代美式小豪宅解鎖夫妻浪漫日常_視覺圖

退休後不無聊,在家空中瑜珈!45 坪現代美式小豪宅解鎖夫妻浪漫日常

屋主夫妻由於工作關係,長期居住海外,近期太太先行進入退休階段,因此他們買下了 45 坪預售屋,並以女主人嚮往的浪漫美式風格為視覺基底。室內把線板、壁爐、百葉窗等經典美式設計元素融入家中每一隅,並利用現代手法重新詮釋,讓空間顯得更俐落放鬆。為了迎接屋主的人生下半場,設計師呼應太太喜愛閱讀、學習新興趣的需求,藉由巧妙的細節處理,描寫新的生命篇章。

什麼是「去客廳化設計」?3 大客廳設計新思維,解開公領域格局封印_視覺圖

什麼是「去客廳化設計」?3 大客廳設計新思維,解開公領域格局封印

即便客廳依然是每個屋主在新家裝潢時最在意的地區,但客廳的型態漸漸不再以電視為主,而是擁抱彈性多元機能的「去客廳化設計」。究竟何謂「去客廳化」呢?難道客廳不放電視就算去客廳化設計了嗎?以下彙整 3 大去客廳化重點,依照不同空間、不同需求打造屬於這個家專屬的公領域格局!

在日式無印風裡將心安下!超療癒的木白系親子宅,更有一日衣櫃、陽光臥榻與多功能瑜珈室_視覺圖

在日式無印風裡將心安下!超療癒的木白系親子宅,更有一日衣櫃、陽光臥榻與多功能瑜珈室

陽光靜靜走入這間30坪新居,全室在毫無痕跡的白淨基底裡,注入瀰漫大自然氣息的溫潤木質調,迎來簡約無壓的感受,加上充滿溫度的淺灰藝術塗料,完美展現日式無印風的靜謐感受。同時,針對即將入住的一家四口,貼心規劃玄關設計、多功能瑜珈室等,甚至蘊含大量的收納空間,完備親子宅所需的生活機能,帶領全家走向憧憬的理想畫面。

運動與美學的完美結合!巴黎奧運帶給居家健身空間設計的 4 個靈感_視覺圖

運動與美學的完美結合!巴黎奧運帶給居家健身空間設計的 4 個靈感

隨著即將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2024 Summer Olympics),以及近日已經開打的歐洲盃足球賽事,全球的運動氛圍逐漸濃厚。特別的是,此次奧運突破許多框架,已超越單純體育賽事,打破了大眾對於奧運的想像,其中,時尚美學理念更帶來了不少啟發,也帶給居家運動空間不少靈感。該如何將運動空間結合美學與實用性,並替屋主及空間帶來正向的價值?以下整理出 4 個QA,幫助大家規劃一個完美又實用的居家健身空間。

住小坪數不委屈,一物多用讓想要的展示、運動、收納和遊戲區都可以擁有!_視覺圖

住小坪數不委屈,一物多用讓想要的展示、運動、收納和遊戲區都可以擁有!

在現代都市中,許多人選擇居住在20坪以下的小坪數住宅,然而這不代表生活品質需要因此打折扣;實際上,小空間也能成為滿足個人興趣、展示收藏的理想之地,生活完全不必感到憋屈。綺寓空間設計的設計總監張睿誠表示,要讓小空間融入興趣和收藏,要多融入一物多用的設計或多功能的家具,發揮創意善用建材,創造更多可能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