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間屋齡 14 年、坪數 29 坪的中古屋改造計畫中,設計團隊首先根據屋主需求重塑格局,將原本的三房改為兩房,拓寬公領域也優化了生活動線;刻意不設定餐桌保持廳區使用彈性。廚房維持封閉式設計,但整套換新的廚具形塑機能與美型兼具的料理空間。客房被改造成整合豐富收納的多功能房,而重新梳理後的主臥延續公領域的奶茶色,呈現舒適優雅的休憩空間。客浴更採取無障礙設計,輔以清淺配色呈現舒適安全的現代衛浴。
這間位於中台灣的 28 坪新成屋原始建商配置四房格局將空間切格得零碎,考量到屋主夫妻與四隻貓咪的生活,設計團隊重塑住宅格局將兩房改為四房,保留寬敞玄關規劃豐富收納機能;擴大客廳打造半開放式書房,更加入貓跳台設計創造寵物與屋主都能舒適自在的空間。餐開放式廚房有良好的延伸性與餐廳結合,建立另一處休閒空間;兩間臥室打通後讓主臥得以擁抱獨立更衣間。
玄關收納怎麼規劃才好?這個問題一直是許多屋主的疑惑,除了常見的系統鞋櫃、整合穿鞋椅與污衣櫃的玄關收納設計外,「步入式鞋櫃」正在許多小宅中慢慢發酵!步入式鞋櫃可以理解成集結鞋履、衣物、雜物收納的儲藏空間,是以一種複合式櫃體的型態來設計,但究竟步入式鞋櫃有哪些特色?就跟著本篇一起來瞭解吧!
舒適的住宅不在於坪數大小,好的地點與貼合生活習慣與喜好的裝潢設計,才是建構理想生活的基石!屋主購入位於台北市精華區購入 29 坪新成屋,不僅能享受便利的交通與生活機能,室內裝潢也利用柔美的粉色調與曲線設計,形塑符合退休後的理想生活。
為了縮短中古屋翻新排程讓屋主一家四口能夠儘快入住,設計師活用訂製家具快速、有效率的構築空間所需的收納系統。玄關利用白色系統板搭配木皮打造的複合式櫃體擁有鞋履收納、穿鞋椅以及展示儲物強大機能,櫃體的延伸性也放大了玄關落塵區。
也許是預算的考量,也許是人口數的單純,小宅的主要居住者,最常見的都是兩夫妻或小家庭。時冶設計陳逸凱總監指出,目前新成屋的小宅格局往往都不甚理想,由於坪數不大,動線也很難做太大變動,要讓小宅有更佳的空間感,優化廚房往往是讓流動感鬆綁的最佳訣竅。另外,務實的保留天花的高度,利用靠牆設置櫃體或以複合式櫃體取代隔間,減少占據坪效又能做足收納,只要生活機能到位,就不會因居住時間長久,雜物散置,空間越堆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