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步調快、壓力大,人們都嚮往能真正放鬆的療癒居所。屋主喜歡開闊的感覺,平時興趣為音樂、書籍、公仔與模型,委託設計師將中古屋翻新,設計師溝通需求後,微調格局將3房改為2房,拆除原始封閉廚房,以「打開」為設計出發點,多元異材質拼接、克服施工難度,簡約中隱藏細節,靜謐中感受到溫度,實現理想的日式療癒系居所。
「連棟透天厝」是台灣早期住宅的代表,多為三或四層設計、單層基地面積狹窄的長型屋,在空間運用與採光通風都比較差。拾隅空間設計對這棟位於高雄、總面積 72 坪的四層連排透天厝,從裏到外進行全面改造。除了天地壁的拆除多餘的隔間牆,重塑樓梯優化分層動線外,局部利用玻璃材質鋪陳立面與地板,更鑿出天井垂直引入採光,重塑後的透天沐浴於日光。原本將要被時代淘汰的台灣傳統住宅型態,透過設計團隊縝密改造計畫,專注於建築內部空間的規劃,著重提升美學、功能性與體驗的設計手法,也讓這間標誌性住宅榮獲2025 iF DESIGN AWARD Winner殊榮,開啟老透天嶄新生命!
41年老屋大改造,最大的挑戰是改善原本封閉的庭院與陽台,讓採光與通風達到平衡。改造過程中,外觀使用拋光混凝土地板,與環境無縫融合;條紋玻璃和透明玻璃雙層結構,不僅提升了建築的現代感,更兼顧了安全性與隱私性。
裝修美觀設計美感與生活機能固然重要,但擁有健康的居住環境更是不可忽視!健康裝修是近年來居家裝修的熱門話題,但卻存在著許多迷思。許多屋主以為環保=無毒?使用低甲醛板材就沒有毒性?自然通風就可以帶走VOC?從2009年就開始實踐健康裝修的賀澤設計張益勝總監,分享無毒裝修的3大重點,幫助屋主建立健康裝修正確觀念!
25坪老屋位於一樓,因沒有足夠的對外窗,有著通風不良、採光不足的問題,居住者需要一個可做為工作的多功能場域,並且同時讓客廳、餐廳和廚房開放串聯,化解開門見灶的風水問題,讓人可以在其中感受自然節氣的變換,寫下屬於家人的專屬故事。
原本的房屋是一棟位於一樓的典型老式公寓,因緊鄰接其他老建築導致庭院和陽台均被封閉,影響採光外通風性也大受影響。恆岳設計團隊從建築外觀著手,以拋光混凝土地板與周圍環境無縫融合,條紋玻璃和透明玻璃的雙層夾層結構在考量溫度變化的同時,確保安全性,並平衡自然光和隱私,將老屋幻化為明亮清爽的現代住宅。
一名屋主入住歷經30年歲月洗禮的老屋,亞若設計 陳若雲設計總監先是在有限的25坪空間內,規劃了3房2廳2衛的齊備配置,不僅善用材質及色彩搭配,實現一所獨有魅力的混搭宅,同時化解老屋不通風的居住環境,更納入了屋主對於遠端會議的需求,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居住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生活是否就得受限於坪數呢?這間僅有10坪的複層小宅,不將就於現有的空間大小,在妥善設想採光、通風的情況下,完整規劃客廳、廚房、主臥等場域機能。而視覺風格上,選定粗獷率性的工業風,鋪陳質樸木質調、俐落鐵件與義大利磁磚等材質,揭開意想不到的小宅潛力,完成屋主心目中的理想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