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播╱每周六22:59 次播╱每周日09:59
次播╱每周日19:00
首播╱每周六09:00 次播╱每周日06:30
中古屋翻新化身正能量輕奢宅!38坪私宅重塑格局化解風水疑慮,演繹極致美學
想要在有限的坪數裡住得舒適,其實不是把機能塞得越多越好,而是「每一坪都將空間利用得剛剛好」!不論是頂客族、毛孩家庭,或是一人獨居的小套房,只要善用格局調整,透過開放式的空間設計,和跨區域的動線整合,就能把看似侷促的空間變成自在生活的延伸。本次小編整理了太硯設計的三個風格與需求各異的案例,一起來看看設計師如何依照屋主的實際使用需求,量身打造最適合他們的家吧!
都市中陳舊的 45 坪老屋,不僅承載著屋主成長回憶,更肩負著為三代同堂家庭打造嶄新起居空間的溫柔使命。一位熱愛歐洲藝術氛圍的優雅空姐隨著歲月變遷與母親離世,決定委託摩登雅舍設計翻新與父母共同生活的起家厝。汪忠錠、王思文兩位設計師將屋主豐富的國際閱歷與對文化藝術的嚮往融入設計,以精緻華麗的法式洛可可風格為主軸,巧妙融合東方花鳥畫元素,將奢華與柔情並置,創造出兼具宮廷感又不失家庭溫度的居所,透過空間規劃、色彩搭配和精緻的手繪壁畫,獲得 2025 A’Design Award 與2024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肯定,延續了家族的深厚記憶。
「居家風格」是每一個屋主面對裝修需求時,第一個思考到的層面,搜尋網路資料,從美式風、法式風、現代風還有各種衍伸出的混搭風格琳瑯滿目,但許多風格多少帶點「台味」。究竟要如何才能讓異國居家風格更到位,並且擁有專屬於自己的風格識別呢?本篇專訪擅長在台灣建築架構下,打造道地的美式風、法式風的帷圓・定制 circle陳煌仁總監,了解到在到位的風格之上增添個人識別的關鍵為何。在「追隨潮流」轉向「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的裝修趨勢上,彙整6大網友常見問題,了解到「風格」不再是制式套用的模板,而是透過材質、比例、色調的混合搭配,將設計風格轉化為個人化的生活體驗。
這間 108 坪的自地自建宅邸,是專為一人居住的奢華風單身豪宅。屋主偏愛石材與板磚,設計師也因此花了近半年時間,陪同細選不同色澤與紋理的天然石材,讓每個空間都能呈現最契合的層次。由於居住人口單純,加上屋主在意風水配置,空間的動線與擺放更需精準拿捏,設計師重新調整布局,使生活更流暢自在。此外,從燈飾、家具到音響設備,皆由設計師陪同確認,讓整體視覺風格更為統一,勾勒出既高質感又寬敞大氣的家居氛圍。
迎著基隆徐徐海風,眺望那一片湛藍而遼闊的海港,這間 37 坪新成屋風格取之於在地特色,以大海無盡的律動與豐富色彩為靈感,將地中海的明亮、純淨與活潑元素巧妙地融入現代風格中,在經典的藍與白的純淨對話中勾勒出極簡而精緻的質感。格局上規劃彈性的 3+1 房,不僅建構出舒適寬敞的休憩客廳,更將日式美學中以用餐時光凝聚家人情感、建立生活儀式的文化背景,選用極富盛名的日本進口琺瑯系統廚具,在溫馨的用餐空間中蘊藏現代生活必備的強大收納機能。在這裡不僅貼近大海的物理距離,更成為一家人的「海之所,心之歸」。
以解構主義風格為靈感的有偶室內裝修辦公室,捨去了繁複元素,利用簡約自然的色彩與線性,讓空間回歸於人的互動和行為,並乘載著超乎想像的設計創意。除此之外,有偶室內裝修辦公室更獲綠裝修最高等級「白金級」認證,採用對環境及健康負荷最少的材料,並維持良好空間採光、通風,保障工作夥伴和業主的健康,傳達自然永續的設計理念。
除了追求完備機能之外,時髦隨性帶有精緻感的現代風格,在近年居家設計中更是大行其道!因此在 40 坪的度假宅中,設計師以知性優雅的現代風格為主題,善用異材質元素搭配,刻劃細膩品味和美學細節,寫下舒適而美好的生活伏筆。
在構設計楊子瑩設計師的筆下,居家空間設計 不只是美學風格的演繹,而是一種生活節奏的重組。這座位於市區、約 35 坪的住宅,是一對教育工作者夫妻與兩個孩子的家。設計師以北歐風格的簡約筆觸與柔和光線,串聯家人間的互動,打造乾淨、流動又溫潤的生活氛圍。 她以開放式公領域串起全家的生活動線,讓空間乾淨舒展、互動更自然;再以柔和的弧形線條與特殊漆質地交織出溫潤氛圍,讓現代俐落的空間多了一份柔軟的親密感。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