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坪的老屋改造,是一場深情的生活設計,讓母親在熟悉與貼心的環境中安然生活,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家。原屋主希望藉由翻新,為年長且行動不便的母親打造一處無障礙、溫馨且舒適的生活場域。設計師以「無障礙」為設計主軸,結合療癒感十足的現代日式風格,將家的功能性與美感完美融合,實現一份貼心且深情的孝心。
你記憶中的牙醫診所,是不是總是純白無瑕、瀰漫著消毒水味與機械聲的冰冷空間?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這間牙醫診所,打破傳統印象,跳脫純白色系,改以療癒的日式風設計為核心打造,不僅就診體驗截然不同,更是會直接徹底顛覆你的想像!
初入這間30.5坪的家,首先被大片落地窗迎接的自然綠意吸引。設計上刻意弱化室內與戶外的界線,讓窗外的風景成為室內延伸的一部分,也讓整體空間多了一種呼吸感。這間日式無印風住宅由日作空間設計操刀,透過清水模、木皮、黑鐵與玻璃的協奏,精準刻劃出一種內斂且俐落的生活節奏。
起初購買老屋是看上坪數與房價的高CP值,但在面對老屋改造的裝修工程時,發現10年以上的中古屋或老屋,基本上水電管線都要全數更換,再加上變動格局、打造自己想要的居家風格,不曉得預算到底要怎麼分配?會不會預算爆表!託耀昀創意設計著手進行老屋改造,雖然翻新過程發現基礎工程就要花費超過40%裝修預算,但是裝修完成後,找統包的鄰居來到我家看了看,說出「我們花的錢一樣,早知道我就找專業設計師了!」。
來自東京「日本橋玉井」餐廳,以高品質的「穴子(星鰻)」料理連續多年榮獲米其林餐盤推薦。此次隨著海外分店進駐台北百貨公司,設計師以現代日式風格為基礎,融入日本江戶時期的裝修概念,呈現舒適又有歷史氛圍的用餐空間,成功獲得評審肯定,取得2024 MUSE Design Awards 銀獎及2024 Londen Design Awards 銀獎等好佳績。
日式侘寂風不追求華美的裝飾,而是以寂靜與留白體現空間本質,就像在繁華的都市中揮別熙來攘往的人潮車流,漸漸走慢了時間。這間位於台北市 信義安和的阪前料理,希望提供顧客一方能匯集五感饗宴的用餐環境,因此選擇以日式侘寂為題,沉靜的氛圍搭配上精心規劃的座席配置,讓42位席都能零死角的欣賞烹調過程,從味覺、嗅覺到視覺一次滿足。
位於台北市 松山的35坪老宅,除了基本的管線老舊問題外,還存在格局不符需求、廊道狹窄、樑柱明顯與收納不足的疑慮。因此此次的老屋翻新,選擇將整體空間比例重新分配,再搭配上沉靜溫馨的Japandi元素,透過玻璃磚牆、燕麥色特殊塗料與隱藏式收納,優化實用機能與空間美學,為一家四口與兩隻愛貓,寫下靜謐的光影詩篇。
陳聖元與黃子庭設計師,以「家」作為情感連結的起點,融合日式與北歐風格,為一家人打造了一座暖心且獨具巧思的樹屋宅邸。家中的自然質感為底蘊,讓設計不只是美感的堆疊,更是生活情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