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3 我家會有反潮的現象,想開窗加強通風讓濕氣帶走,但反而濕氣更重,這是為什麼?有什麼設計方式可以改善的?
應緊閉南面的門窗,並加開除濕機、電風扇等,減少濕氣增加室內通風。
所謂的反潮,當天氣炎熱,土壤內含的水氣會上升,進而滲入建築的地板,如果室內溫度較低,樓板內含的水氣就會在地板表面凝結而形成反潮。由於來自土壤的濕氣沒辦法升至一樓以上的高度,所以有蓋地下室的房子不會出現反潮,二樓以上的樓層也不會有反潮。同時,在冬天時,若連續幾天溫度較低,突然隔天溫度升高,與低溫的建築物形成溫差,造成水氣凝結,也就是常見的「結露現象」,再加上有溫暖潮濕的南風,空氣的濕度增加,室外濕度大於室內,一旦開窗,濕氣便從室外進入,使得牆面、天花甚至是樓板產生多餘的水氣。
因此,若要減緩反潮現象,則有以下方式:
1 緊閉門窗、開除濕機:需緊閉南面的門窗,避免豐沛的水氣進入。開啟除濕機降低室內濕度。
2 讓建築升溫:開暖氣或空調讓室內升溫,減緩室內外的溫差,去除結露的條件。
3 拖地、開電風扇:加速水氣蒸發散逸。若想利用抽風扇排除濕氣,則切記抽風的方向應由室內往室外。
Q14 家裡廁所沒有對外窗,即便有了抽風扇,還是顯得潮濕,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呢?
若預算夠的話,建議更改格局,將衛浴空間移至有對外窗的地方或西曬處,利用自然光有效祛除濕氣。或是安裝暖風機,加強除濕烘乾功能。
衛浴不開窗、沒有通風和日曬,就容易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想要有舒適乾爽的衛浴空間,在規劃格局時,就要將衛浴設在有對外窗的地方,保持空間的通風;若是空間條件許可,建議可將衛浴設於西曬處,充分的陽光能快速祛散水氣,也有殺菌的天然功能。
另外,若是無法變動衛浴格局,在既有條件下,將衛浴改成乾濕分離的設計,再將抽風扇換成暖風機。乾濕分離能有效控制濕區範圍不變大,再加上暖風機基本上會有整合換氣、乾燥、涼風、暖房等功能,能在短時間內讓空間乾爽。須注意的是,若是老建築,建議安裝暖風機前,評估天花板的承重是否足夠,以免造成掉落意外。
Q20 只要有下雨天,窗戶四周就容易滲水進來,是哪裡出了問題?
可能是窗框四周的防水未做確實,導致雨水從縫隙進入。
窗台四周的防水施作若沒有處理完全,下雨時,雨水便容易從窗台縫隙滲水至室內。防水漏洞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四種:
1 外牆防水未做確實,或未塗防水劑:建議在外牆重新塗上防水層,讓雨水不滲漏。
2 窗緣間隙的矽利康老化脫落或龜裂:可重新填補矽利康,加強窗框四周的防水。
3 窗緣水路未確實填滿,牆內形成空隙,久而久之遇雨就滲水:可打入發泡劑,填補空隙。
4 窗緣下方的洩水坡度沒有做足,讓積水滲入:窗台下方應有做出洩水坡度,讓水導出,此時需重新施作窗台。
Q21 衛浴是最容易受潮的地方,為了避免事後補救的麻煩,在一開始施工時必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在開始建造時,注意衛浴的防水層是否有做確實完善。
浴廁防水層的施作範圍包含浴廁的地坪及牆面,施作的面積除了地坪需全面施作防水層外,牆面的部份則可視用水情況施作,一般有淋浴設備的衛浴空間建議至少需從地面往上施作 180~200 公分以上的防水層。若浴廁是以磚牆隔間時,防水層施作必須從底部至天花板做滿為止。衛浴防水層的施作通常是以彈性水泥在貼磚前預先施作至少兩層。
Q29 為了避免買到會漏水的房子,在看屋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看屋時,不外乎仔細觀察外牆與室內的壁面。外牆要注意的就是牆面、樓板,再來就是窗戶邊,特別是窗戶周邊更是容易積水、滲水的地方。
室內則要看牆壁或地板是否有奇怪的水漬,木地板是否有發黑情形,這些都是屋內漏水的跡象。當然若有壁癌的狀況,也是明顯的徵兆。但因為看屋時,很多屋主都會重新作粉刷,這時很難用肉眼判斷出來。因此建議不妨在下雨天時再去看一次房子,並且詢問附近的鄰居,特別是樓上樓下的鄰居,看看屋內有無漏水問題。若是跟房屋仲介買房子,則事先要簽署防水履約保證,屋主有必須詳盡告知的義務。
購書去 >> 城邦讀書花園
購書去 >> 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