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房價持續飆升、居高不下,不僅購屋壓力倍增,還連帶壓縮了裝修預算。尤其在人均可支配空間跌破30坪的情況下,如何善用有限的空間與預算,美感與機能兼具的小宅,也成為許多屋主關心的課題。
這次私房秘技將針對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與老屋等四種常見屋況,解析「小宅裝修預算該怎麼分配?」、「哪些能省,哪些不省?」等問題,一次搞懂各類屋況的小宅預算規劃,現在我們就一起看下去吧!
買房後除了裝修,還有很多需要用錢的地方,為了避免預算失控爆走,建議可以採用「減法思考」來釐清有多少預算可以投入小宅裝修。所謂的減法思考,就是以屋主的總預算扣除備用金、家電設備預算、家具家飾預算與裝修完的清潔費,最終得出的數字,就是可以用於裝修的總額啦!
例如:春嬌與志明即將成家,購入一間30坪新成屋,兩人可用於裝潢的總預算為300萬,備用金為20萬,家電預計用掉28.5萬,家具預計用掉30萬,裝潢後清潔費約1.5萬,試問兩人可用於裝潢的費用還剩下多少?
300萬(總預算)-20萬(備用金)-28.5萬(家電設備)-30萬(家具家飾)-1萬5(粗清跟細清費用)=220萬(可用裝修費)
更詳細內容請看 裝修菜鳥請進,裝潢前輩知識快收藏!
部分預售屋可申請建商客變服務,能在施工階段依自身需求預先調整格局、增設插座或水電配置,避免日後裝修因拆牆或改管所產生的額外費用。相較於其他屋況預售屋整體費用較為親民,因此預售屋小宅裝修預算每坪約落在 NT$3 萬至 NT$6萬之間。至於無法申請客變的預售屋,則會直接歸類為新成屋範疇。
⭕️可以省:變動格局、改動管線、水電基礎工程
❌不建議省:收納設計
新成屋也就是屋齡5年以下,且尚未有人居住的新房子,因此若無更動隔間的需求,裝修費用與就會與預售屋差不多,主要以美化與收納規劃為主,但若有調整格局的需求,整體裝修費用就會變得更高。目前市面上新成屋裝修預算大約落在為每坪約 NT$4萬至 NT$8 萬之間。
⭕️可以省:格局調整、水電管線等基礎工程
❌不建議省:收納設計
中古屋一般是指屋齡介於 10 至 20 年之間的住宅,屋況多半介於新成屋與老屋之間。由於水電管線會隨時間與使用頻率逐漸老化,因此在進行裝修時,建議預留部分預算用於基礎工程的更新。若預算有限,且屋齡在 15 年以下、使用上並無明顯異常,可視情況暫緩汰換;但若屋齡超過 15 年,則建議比照老屋的標準進行規劃,將 6 成以上預算投入在水電管線、防漏與結構等基礎工程的全面更新上,以確保未來居住的安全與舒適。中古屋整體裝修預算每坪約落在 NT$6 萬至 NT$10 萬之間。
⭕️可以省:屋齡15年以下目前沒問題,可以考慮不換水電管線
❌不建議省:屋齡15年以上建議直接更換水電管線、防水工程、隔音工程、結構補強
老屋,通常是指屋齡達 20 至 30 年以上的住宅類型,也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屋況之一。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老屋數量已突破 500 萬戶。由於老屋多數存在水電管線老化、結構安全疑慮等問題,源質室內裝修設計工程總監林大鈞也指出,即便現階段水電系統尚無明顯異常,仍建議進行全面汰換與更新。此外,台灣位處地震帶,為了提升結構安全性,基礎工程也應同步補強。因此,在規劃老屋翻新預算時,建議將總預算的七成投入於基礎工程修復,剩餘三成再用於空間美化與風格設計,才能兼顧美感與長久居住的安心感。因此老屋的裝修費用也是所有屋況中最高的,老屋裝修預算每坪約落在 NT$8 萬至 NT$16 萬之間。
⭕️可以省:美化空間的裝飾性設計
❌不建議省:水電管線更新、防水工程、隔音工程、結構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