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室內設計文章報導推薦-設計家 Searchome

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登入 / 註冊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7-ELEVEN「零售媒體新紀元 RMN 媒體說明會」揭幕  全台最綿密零售媒體聯播網,以數據驅動引領行銷新趨勢_視覺圖

7-ELEVEN「零售媒體新紀元 RMN 媒體說明會」揭幕  全台最綿密零售媒體聯播網,以數據驅動引領行銷新趨勢

統一超商於2025/8/26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零售媒體新紀元 RMN 媒體說明會」,吸引近200名來自品牌廣告主、行銷代理商、通路合作夥伴等業界菁英齊聚一堂,現場座無虛席,顯示7-ELEVEN零售媒體聯播網(Retail Media Network, RMN)在台灣行銷生態中的高度關注與潛力。

台北文山 20坪中古小宅翻新!暖色交織的侘寂禪居,打造專屬兩人的靜謐宅_視覺圖

台北文山 20坪中古小宅翻新!暖色交織的侘寂禪居,打造專屬兩人的靜謐宅

家不用大,有你有我有小狗就是最完美的!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20坪小宅,是屋主二人與愛犬未來的新家。見構設計以溫暖沉靜的侘寂風為設計主題,先將中古屋格局改為一房一廳,再透過暖色水泥漆鋪陳,營造出溫馨感受,讓20坪的小窩基能與氛圍兼具。

自住出租都是搶手貨!Boho Bali 風格融合弧形語彙,複合式設計體現 17 坪小宅極致收納,_視覺圖

自住出租都是搶手貨!Boho Bali 風格融合弧形語彙,複合式設計體現 17 坪小宅極致收納,

房價居高不下,屋主買房時不僅只是自住舒適便利需求,也會考量到未來出租跟轉售的價值。這間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 17 坪小宅,以「城市裡的日常度假感」為核心理念,將居住空間轉化為一場美學實驗!為滿足屋主對動線流暢、收納整合,以及明亮輕盈空間的期待,設計師巧妙融合波希米亞與峇里島的設計精髓,透過柔和的圓弧語彙、天然材質與光影層次,創造出宛如置身於度假別墅的溫潤氛圍。有別於傳統的剛硬線條,空間以奶油白色為基底,搭配淺木色系與藤編元素,讓生活機能在流暢、柔和的節奏中展開。

北市「榛果」之家!巧用柔和奶茶色X豐富機能,營造寧靜的專屬溫潤空間_視覺圖

北市「榛果」之家!巧用柔和奶茶色X豐富機能,營造寧靜的專屬溫潤空間

22坪老屋位於台北菁華地段的信義區,屋主平日工作忙碌,希望回家後能在專屬的天地放鬆,享受烹飪、追劇、打電動等休閒時光,對家的需求既實用又講究舒適。老屋原始屋況動線凌亂、收納不足、樑柱突兀、天花壓迫、通風不良及噪音困擾等問題,設計師透過奶茶色的溫潤基調與豐富機能規劃,將這座22坪老屋重生為安靜自在的居所,型塑為屋主嚮往的生活樣貌。

別錯過預售屋客變黃金期!台北士林30坪美宅打造極致坪效與機能美學_視覺圖

別錯過預售屋客變黃金期!台北士林30坪美宅打造極致坪效與機能美學

預售屋客變是讓新家格局更貼合需求的黃金期,購買預售屋的屋主千萬別錯過!這間由至文室內裝修設計協助客變與裝修的30坪空間,正是透過客變,顯化理想格局配置的經典案例,現在就一起來看看至文室內裝修設計 毛至文總監是怎麼爲這間一家四口居住的空間創造坪效、機能與美學的黃金比例吧!

墨鑄交織,宛若墨水綻放的禪意之境!解構品味紳士的64.3坪北市現代風豪邸_視覺圖

墨鑄交織,宛若墨水綻放的禪意之境!解構品味紳士的64.3坪北市現代風豪邸

在喧囂的台北市中心,一間 64.3 坪的中古屋迎來全新篇章。屋主是一位對生活極致講究、品味獨到的紳士,此次翻新不僅重塑空間機能,更希望以深色調勾勒出沉穩而雋永的美學格局,與跨代家人攜手共築一方靜謐優雅的現代豪邸。沈志忠聯合設計·建構線設計以「墨鑄」為設計主軸,透過材質的深淺對話與動線的層層鋪陳,構築出張弛有度、兼容美感與品味的理想居所。

把巴黎的優雅悄然變成日常,66坪新成屋以淡雅色彩與細膩線條勾勒恆久品味_視覺圖

把巴黎的優雅悄然變成日常,66坪新成屋以淡雅色彩與細膩線條勾勒恆久品味

坐落於台北市的66坪新成屋,以新古典風為設計主軸,勾勒出一派優雅從容的生活韻致。設計師巧妙揉合花都巴黎的浪漫神韻,將其轉化為日常風景,為屋主量身打造一處蘊含細膩品味、耐人尋味的雅緻居所,讓優雅在每一個角落悄然綻放,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一家五口的老屋翻新記! 台北市 28 坪私宅重塑格局,讓秋天的稻穗在廚房悄悄落座_視覺圖

一家五口的老屋翻新記! 台北市 28 坪私宅重塑格局,讓秋天的稻穗在廚房悄悄落座

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的 28 坪空間,是一間擁有 27 年歷史的老屋。原始屋況因空間分配失衡、機能不足與風水疑慮而顯得拘束。翻新之際,設計團隊重新梳理格局,為孩子們保留獨立完整的臥室,也為一家人打造兼具主題性與完整機能的廚房,讓秋日稻穗的溫暖意象在餐桌旁悄然綻放,並將關於家的記憶重新詮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