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Aileen Wu三寶媽婚前其實用餐很講究,不同料理會用不同的容器裝盛,例如:丼飯會用釉下彩的瓷碗,泡菜鍋要用小陶鍋等讓佳餚更美味,但當媽之後,大部分鍋碗瓢盆和餐具酒杯都打包回老家,目前的餐具碗盤傾向越少越好,不怕摔破好清潔的康寧餐具或不鏽鋼保鮮盒,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忙碌的三寶媽分享的廚房收納與食材分類妙招,讓廚房用了幾年後,仍能相當整齊美觀。
「中島吧檯」是許多人對料理、用餐品質的堅持,但「中島吧檯」若要貼合你我的飲食習慣,其實檯面高度、收納機關位置處處都是學問。透過開箱3款專業人士的中島吧檯,帶您一覽烹飪講師、咖啡品味家,與品酒達人的專業中島設計!
近幾年百坪豪宅式微、中小坪數持續看漲,加上疫情的影響,人們對於日常有了新的思考!疫情期間在家時間變多,許多人養成了下廚習慣,逐漸解禁的過程中居家反而成為最安全的社交場所。在歐美國家中廚房早已不是單純拿來做料理的空間,台灣也因為可使用的坪數縮水,封閉式設計與單一機能正逐漸被淘汰。
後疫情時代來臨,居家防疫成常態,民眾下廚機會大增,此時擁有一個和自己生活習慣契合的完美廚房,料理時便更加愉悅。設計家Searchome於社群上調查「最好用的廚房類型」,統整出5種網友激推的夢幻廚房,蒐集其優缺點,只要依照料理習慣、家庭人數、空間大小規劃,便可打造心中最適合的烹飪天地。
對生活節奏快速的小家庭,一個方便、順手又機能性強的廚房,不外乎是解決許多麻煩的神隊友,但要如何才能打造最理想的餐廚空間呢?其實,不妨先考慮下廚頻率和飲食型態!不管是開放式/封閉式廚房、設置中島吧台,甚至規劃電器收納區,對外食族、料理新手或烹飪高手,選擇都大不相同。本篇邀請法藝設計的鍾宜君設計師,透過四個不同飲食習慣的小家庭範例,帶領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餐廚設計,快一起來看看吧!
23 坪雖然配置了三房,但反而讓空間被切割的零碎影響實用性也對空間感造成影響。設計師讓客廳向後退擴大公區尺度,餐廳改以吧台長桌整合料理、用餐與辦公等機能,並優化空間視角。公領域收納都整理在門口的儲物空間,三房改為兩房後主臥能有更充足的空間收納衣物,隔間變少反而更為實用了。
歷經歲月的30年的透天別墅老屋,翻新為「皿富器食 Min food」的商業空間,依循家庭料理品牌給人的暖心、堅持美味的精神,將場域氛圍設定為日式無印風,並選用大量實木皮、石材肌理等自然感建材,交織視覺及觸覺上溫煦細膩的體驗感受。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改變,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趨向簡單、輕便為主,料理也不再是女主人的責任,男主人也身兼成就美味關係的角色。采舍空間設計總監楊詩韻說:「開放廚房與中島設計,讓家人增進交流,是餐廚空間增添溫度的關鍵。」餐廳功能不再只是料理,中島設計的誕生,讓餐廚機能合一,料理的同時,還能同時留意孩子在公領域的動態,甚至在假日、平日的晚上都是與家人互動的絕佳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