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再老,還是有它的優點,翻修舊房子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在看得到的地方,格局重整幾乎是第一步,老屋新裝的重點不在於做了多少裝潢,而在於營造親切宜人的舒適空間。格局重整面臨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樑柱,屋齡 15 年以上的房子似乎難逃被樑柱包圍的宿命,有的甚至樓高不到3公尺,還拆不得,但想要擁有開闊的視覺空間與舒適度,除了選擇包樑、包柱外,有沒有別的選擇呢?
老屋翻修是王俊宏所率領的森境&王俊宏室內裝修設計工程設計團隊經常遇到的屋型。年久失修,壁癌、漏水,格局、採光、通風不良的常見問題,經由專業團隊的整治,變得煥然一新,讓居住品質也隨之提升。
設計公司Judit Koczoh與房地產公司Beck Real Estate Kft聯手合作,將於公產主義時期所建造的老舊住宅大樓重新翻修改造,創造出擁有實用性、美麗外觀以及綠能概念的公寓設計。
房價高漲的時代,很多人會選擇重新翻修中古屋,利用設計巧手將老屋變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宅,多數設計師建議屋齡超過15年以上的中古屋,為了安全起見應重新配置屋內水電,但即使將室內管線全部重換,還是會發生水龍頭流出的水竟然呈現汙黑色的情況,屋主還以為工班偷工減料,沒有確實更換水管。但事實上,問題卻出在老屋怎麼翻新都無法解決的自來水管線問題。
基於對於家的渴望,我們在嘗試創造一個更舒適、設計良好的家的過程中努力不懈。雖然時常聽到許多擅長DIY的人,毫不費力的只花了一個周末的時間,就幫家裡完成輕裝修。但對於鋸台或鑽頭都傻傻分不清的我們,這依然像是遠的要命的王國。 當然,裝修部份可以付錢請專業人士,但隨之而來的混亂場景與翻修的支出金額,是否隱隱在心中拉起警報。曾做過裝修的人都能證明,無預警的開銷及一片凌亂過程都會是「愛的代價」。
一位才華洋溢的導演所居住的生活空間,會是長什麼樣子呢?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 20 坪輕工業 loft 風格宅,住著一位 35 歲導演與太太、小孩,是由一間老屋所翻修而成,翻修靈感受到日本作家太宰治所撰寫的短篇小說 < 奔跑吧!梅洛斯! > 所啟發,將故事的構思轉化為對空間設計的靈感與活動的適切需求。
位於高雄市一間 55 坪的樓中樓髮廊,是一間屋齡 15 年以上的老屋所翻修而成,不同於一般時尚髮廊的大膽前衛,此髮廊空間以現代自然的元素結合簡約時尚的概念,展現出時尚、專業與休閒的完美融合,帶給顧客放鬆紓壓的消費感受。在門面設計上,結合了大面透明玻璃與鐵件的元素,不僅可以看到上下樓層的室內光景,也創
20 年的老屋翻修不難,但高度不到2.5公尺的房子,還有多處不可拆的樑柱,想要擁有開闊的視覺空間與舒適度,除了大刀闊斧地更改格局外,你會選擇包樑?還是另一種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