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與社會環境的進步,台灣於 2018 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宅的需求也逐漸攀升,演拓空間室內設計注意到社會對退休宅的需求,開始深入探討退休長青宅的真實需求,為讓長輩從生理到心理都能感受到照護,選擇於設計前期深入了解屋主背景、生活習慣與各式需求,將「演拓比屋主想的還要多」實踐於空間中,許給長輩們更貼心、更安全也更舒心的退休生活!
「哇!阿嬤家好像飯店喔!」是小孫子進入女屋主家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對女屋主而言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有一個舒適的空間能好好款待心愛的親友,因此在退休後選擇將這個21.3坪的老屋重新改造,透過設計將不符合需求的格局、動線重新規劃,並納入無障礙設計保留未來彈性,使大齡老屋華麗再生。
孩子的成長絕對是父母最的在意的事,而這個位於新竹的23坪空間為一家三口未來的居所,屋主夫妻考量到孩子成長所需,選擇將空間重新規畫,並以時髦個性的設計為基底,再將書房、收納等機能一一納入,在設計師的協助下,以理想的預算打造日式無印親子宅。
屋主夫妻育有兩位學齡前幼兒,因此對於新家的要求不僅要符合日常收納與辦公、下廚需求,還要讓各場域串聯打造寬敞廳區,方便夫妻看照小孩、增加居家親子互動時光。進門玄關櫃牆滿足一家四口所需收納,不落地設計與燈帶照明輕量化櫃體;落塵區與客廳交界處訂製具穿透感的毛玻璃鐵件屏風,不僅美觀亦化解穿堂煞風水疑慮。
僅13坪大的空間,屋主希望能擁有日式無印風、增加一間辦公空間及足夠的收納空間,同時保有明亮採光。在風格安排上,整體空間以木質融合白色系,以自然感的氛圍強化日式無印風的印象,同時為保有明亮採光,多使用穿透式的質材,讓採光使場域帶來明亮溫暖的感受。
與家人待在一起的時光很幸福,但偶爾還是會渴望一段獨處的時間,但在一家五口的共同居住的空間中,要如何才能在獨處與互動間取得平衡呢?為滿足屋主夫妻對於專屬空間的期待,同時保留三位孩子成長的彈性,設計師透過拉門隔間與動線規劃擴大空間可調性,在陪伴孩子成長的甜蜜歲月也能享受張弛有度的質感日常,生活充滿儀式感!
李淑惠設計師,將半毛胚屋打造成放鬆靜心的東京日式風格,不僅達成屋主對家的高品質要求,在配置上更巧妙留下中間的景緻作為主要公領域,使得開闊的公領域,享有寬敞動線,增加整個家庭的互動性。
安頡建築操刀王品集團旗下「Oh my!原燒」的品牌年輕化轉型計畫,以日本傳統祭典為發想,將煙火、撈金魚、攤販市集、童玩等代表熱鬧活力的元素帶入店鋪中,將原「好吃日式原肉燒烤」核心價值,幻化成肉型、烤網、紅色等素材,結合祭典活力發想,營造年輕、暢快、歡慶的聚餐氛圍。充滿青春活力又保有傳統價值的設計,榮獲全球性設計獎項社群的BETTER FUTURE所頒發的2023 PARIS DESIGN AWARD 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