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居高不下,好不容易存到購屋基金,緊接著要面對裝修預算能花多少?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平均面積首度跌破 30 坪,尤其在人口稠密的雙北地區,平均每人居住面積更不到 10 坪,在坪數和與算受限的狀況下,許多屋主都將面臨裝修時的殘酷二選一,但裝修項目究竟哪ㄋ些可以刪?哪些絕對不能捨棄?本篇將彙整新手屋主常見的 4 個問題,針對空間與預算分配進行解答,搞懂裝修項目輕重緩急,在新家裝潢的理想與預算有限的現實之間,找到最佳解法!
你住的房子幾歲了?根據資料顯示,113年第4季全台住宅平均屋齡為33年,其中40~50年屋齡的住宅比例最高,佔23.9%,其次是30~40年(18.07%)與25~30年(14.97%);更令人關注的是,超過50年屋齡的住宅比例也達13.22%。在都市化最密集的台北市,老屋現象更加明顯,平均屋齡已突破38年,屋齡50年以上占比高達17%,40~50年者達35%,點出老屋的居住安全性與舒適度,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購買老屋後的室內裝修,該注意哪些眉角,本篇透過實際設計案例,一探從空間結構到材質選用,如何讓舊宅換上現代生活新樣貌。
逸喬室內設計邁入第16年,以「拾伍+1」為題打造全新辦公室設計,發揮「無設限設計」理念,打破傳統商業空間的框架,結合靈活智能規劃,創造與屋主自在交流的舒適空間。蔣孝琪設計師深信,設計不僅是創造一個空間,更是承載屋主生命故事的舞台,期待攜手團隊以滿足屋主需求為目標,打造每一件夢想中的專屬住宅!
屋主購入位於台北市菁華地段的新家,委託經驗豐富、口碑好評的設計師規劃,經過詳細溝通需求後,瞭解屋主期望有儲藏空間、半開放式廚房與中島,能全家一起享用美食與品酒,設計師將格局妥善配置後,以多元異材質拼接、弧形與燈光規劃、展示收納等設計手法,不僅滿足了每個家庭成員的喜好,也成為家人們共同創造美好回憶的地方。
一般室內設計格局往往遵循固定的模式,如方正的房間、獨立的客廳與餐廳或者餐廳就應該緊鄰客廳等等傳統觀念。但隨著生活方式的多樣化與空間利用的創新,新型格局正逐漸顛覆我們對住宅空間的想像。不論是小坪數住宅、挑高公寓,還是開放式設計,格局不再只有一種可能,而是根據居者需求或現有空間因素而靈活變化。以下 4 種特殊格局的設計概念,挑戰傳統的空間配置,讓住家變得更具個性與實用性!
不論坪數大小,寬敞舒適的客廳空間絕對是打造居家舒適感的重要關鍵!在規劃客廳時大部分住宅都還是會先設定電視牆,但是電視櫃往往是壓迫客廳空間的罪魁禍首,但不做電視櫃線路、電器要藏在哪裡呢?以下介紹6種簡約電視牆設計,透過「去電視櫃」設計手法,弱化或轉移電視櫃的收納機能,讓小坪數住宅拓展客廳空間,大坪數客廳更是無痛升等!
礎工程全面翻新,改造為3房2廳2衛的現代風美宅,透過設計融入居者生活習慣與喜好,將原本不良的動線予以優化,運用多元材質拼接、美型收納與燈帶烘托,實現理想的生活居所,新家宛若無私付出的屋主獻給家人的禮物,設計考量每個空間特性,量身打造機能,蘊藏不同生活體驗,串聯出獨一無二的居家故事,生活其中體驗多變的居家生活,感受幸福的驚喜。
家,就像人一樣,時間久了,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狀態。這間超過40年的老屋,曾經見證了無數的回憶與故事,但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失去了它最初的光彩。然而,蔣孝琪、翁慈妤設計師深信,每個家都有重生的可能,老屋也能透過細心的改造,重新煥發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