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屋因屋齡新穎,具有諸多優勢,例如:全新的設備管線,能有效降低入住後短時間內維修或更換的機率,新成屋也通常採用最新的建材、工法和設計理念,因此深受購屋者青睞。然而,新成屋也常面臨樑柱過大、採光僅限單面、格局狹小等問題,針對這些狀況,找統包工程、系統櫃廠商和委託室內設計師進行規劃,有何差異?新成屋裝潢預算至少需要多少?裝修期間又需多久?針對新成屋屋主普遍關心的疑問,經驗豐富的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總監,同時擁有建築設計學歷背景,深耕室內設計超過10年以上,將透過5位新成屋屋主的委託裝修案例,深入剖析新成屋常見的痛點及解決方案。
淡水河岸第一排,一棟半世紀的歷史老宅蘊藏無數回憶!隨著建商取得土地,有規劃臨時接待中心需求,湘禾國際設計周奕伶設計師以永續設計為主軸,減少拆除的耗損,透過就地取材重組,不僅回應建築本身的歷史脈絡,更傳遞新舊時光的對話,讓老宅在拆除前,留下最美的告別身影!
坐落於北市精華地段的38坪的新古屋,為一家三口的未來居所。面對原先格局破碎、採光不佳、收納匱乏等窘況,設計師以「Merlot」為設計靈感,融入屋主品酒嗜好的同時,亦為家注入一絲沉穩內斂的氣質,全室則鋪敘中性色調及溫潤木質為基底,搭佐石材、鐵件與特殊塗料等豐富質材,不僅滿足了對生活品質有高度追求及期待的夫妻倆,更步步構築專屬於屋主一家獨有的現代風魅力宅。
洋溢著清新明亮的氛圍, 28 坪的居家引入現代北歐風格的舒適本質,捨去繁複的設計語彙和線條堆砌,以開闊清爽的開放式空間和輕盈的收納展示,取代沉重的機能量體,展現出自然純粹的空間樣貌,實現家庭生活的悠閒日常。
房價居高不下,好不容易存到購屋基金,緊接著要面對裝修預算能花多少?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平均面積首度跌破 30 坪,尤其在人口稠密的雙北地區,平均每人居住面積更不到 10 坪,在坪數和與算受限的狀況下,許多屋主都將面臨裝修時的殘酷二選一,但裝修項目究竟哪ㄋ些可以刪?哪些絕對不能捨棄?本篇將彙整新手屋主常見的 4 個問題,針對空間與預算分配進行解答,搞懂裝修項目輕重緩急,在新家裝潢的理想與預算有限的現實之間,找到最佳解法!
比沙列空間設計憑藉對空間美學的極致講究,以本案榮獲 2024 TITAN Property Awards 金獎,這座 106 坪的河景豪邸融合異材質拼貼、流暢動線和光影層次,為四口之家打造出不失溫度與生活質感的理想居所。設計師透過多元材質的巧妙組合,串聯公私領域,並借助河岸景觀延展空間視野,使居住者在家中即可感受大自然的律動。
雖然現代住宅空間中,公領域的主流為開放式設計,但是沒有隔間會影響到隱私性與居住安全感,除了輕隔間之外,更好用彈性的屏風設計,不僅可以解決玄關穿堂煞、開門見灶的問題,更能提升臥室的隱私性,創造空間過場。另外,屏風的設計方式與材質也十分多元,能透過格柵、玻璃或鏤空等設計手法保有採光的流通,也可以結合收納機能、增添空間風格!
此案的促成源自於多年旅居在外的夫妻,在新冠期間對生活型態的思考,更注重舒適的生活尺度,並且擁有全面的機能性,此外,也充分在屋內的每個視角中,融入夫妻倆對於品味家飾之篤愛,貼合屋主二人品味的設計更因此榮獲2023年美國Architecture MasterPrize(AMP)設計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