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位於新北市三重,居住成員有一家四口,因此希望能藉由格局重整來完成適合全家人居住的完美格局,讓空間坪數發揮最大效益,同時兼備足夠的生活機能。除此之外,本案也有著預算上的考量與限制,為了讓預算降低,空間中有部分傢具採用現成製品,這也成為整體規劃上需要考量容納的一項需求。
「破而後立」形容改造這間陰暗的地下室,再貼切也不過了。若不是因為拆除了天花板,設計師不知道原來地下室有令人羨慕挑高3米多的高度,因為這個驚喜的發現,設計師主動跟客戶溝通變更了設計圖。搭配窗外難得的綠意,白金里居空間設計重新規劃地下室的各個空間,利用原有的天井、陽台等條件,竟然設計出讓每個空間都有對外窗的大大驚喜!
這次白金里居空間設計遇到了一個很大的挑戰:一間略呈圓弧形、完全沒有方正格局空間的五邊形房子,地下室還比一樓大1倍多!光線部分,只有靠窗處勉強吸收得到自然光,地下1樓後端還因為整棟大樓機械車位的關係,地面有5坪空間突起了80公分,這間房子依照傳統買房定律,左看右看都不是「好」房子。屋主是異國夫妻,對傳統風水問題並不在意,要的只是舒適的生活空間。林宇崴設計師當初接觸到這個case時不覺得棘手,反而十分開心,因為站在設計的角度,這間超特殊格局的房子正好可以巔覆傳統,盡情揮灑創意,在兼顧生活與創意之間,林宇崴還加入了綠意盎然的環保概念。
這間地下一樓,地上四樓的透天住宅,是三代同堂,一家六口居住,同時也可作為招待所使用。希望公共空間能夠營造大器的質感,餐廳廚房設計開闊,且能隔絕油煙。一二樓之間的過渡空間,則希望設計為另一個起居空間。因家人均注重穿著,每間臥房都希望可已擁有充足的衣物收納。
老屋翻修很容易遇到空間不平整的問題,豐聚室內設計利用不同設計手法拉正空間,並且有效利用,讓我們來看看設計師的如何把空間變「正」。
此住宅的主人是一對年輕屋主,2 主 3 貓的成員下,在購得此中古夾層屋後,因為原始屋況為傳統型封閉式廚房、全室夾層且無玄關設計,初始的房屋配置並不符合兩人的期望,在與設計師全盤溝通、討論後,終於讓兩人看見專屬自我的夢想空間。重整格局 讓公共空間更開放設計師為兩人量身打造出的空間,除了大量放入屋主喜愛的北歐風格元素,讓室內呈現簡約優雅的調性,色彩上多以柔和的白色主體與木質感,搭配出層次多端的變化性,豐富視覺和知覺感受。
位於台北市,擁有66.5坪的新成屋,原始空間有3間衛浴,設計師將原有客浴移除,使格局更加方正,拉開整個橫向軸線,客廳、餐廳到輕食區公共空間完整延伸,透過大面積的開放書櫃作為背景,導引出空間張力和主題。在空間中段的部分,設計一個界於公私領域之間的工作區,利用大拉門來區隔空間公私領域屬性。空間的使用可依屋主實際使用需求彈性調整。柔和的奶油色調與溫潤的木質相搭,讓家的溫柔表露無疑。
單身的男屋主喜愛簡潔的風格、木質的自然及帶有精品飯店的低調奢華質感,並希望18坪的空間能有大坪數的大器及舒適度,大晴設計透過空間解構重組、穿透材質及多元動線,讓屋主能夠沒有阻礙及距離,能自在優遊於各個空間之間,並產生不同的互動關係。